苏明娟的希望工程

2024-05-17 09:28

1. 苏明娟的希望工程

浙江省启动“希望工程” 失学孩子看到希望,乡村的放牛娃如何才能背着书包走进教室?对于因家庭贫困无法上学的孩子来说,“希望工程”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给了他们继续读书的希望。 1992年1月8日,共青团浙江省委九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向全省216万共青团员、1700万青少年发出倡议:献上一分一角十分爱,助我十万贫困失学童。参加会议的全体人员当场捐款1659。苏明娟15岁,为我省“希望工程助学金”注入了第一笔基金。现在就读于杭州师范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唐庆蝉,就是我省享受到“希望”的首批受助者之一。回想起当年好心人的28元捐助款,唐庆蝉至今还能感受到滴水之恩的珍贵。最近他正忙着跟导师一起做的环保项目,还说毕业后想从事环保工作。谈话间,这位从温州泰顺走出来的小伙子,眼里透出对未来的信心。泰顺彭溪镇车头村,坐落于浙江与福建交界的群山中,村民们依着低洼处巴掌大的水田靠种点水稻维持生计。唐庆蝉的父母身体不好,他还有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妹妹。 “当时,每学期开学前,几十元学杂费就是最令父母心焦的大事。家里的开支是父母脸朝黄土背朝天耕种出来的,而我们兄妹两人的学杂费是那片土地无法供得起的。”回想起当年父母为筹学费急得焦头烂额的情景,唐庆蝉的眼睛红润了。唐庆蝉每天都在担心有一天父母再也无力供养他们上学。突然有一天老师告诉他,省里有个“希望工程”要捐助他,以后可以安安心心地上学了。“当时真的好开心,到现在我还记得父母知道这个消息时的表情。”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唐庆蝉和 苏明娟爱心宣传妹妹每个学期都会收到一笔助学金。他告诉记者,当年跟他同班的20个孩子中,大概有8个和自己一样是受“希望工程”资助才能坐在课堂上的。那个时候一学期的学杂费需要38元。“希望工程资助了28元,现在看起来,这点钱算不了什么,但它确实帮我家渡过了难关,也改变了我的命运。”寻找恩人,一波三折,唐庆蝉念完小学后,虽然没再获得希望工程的帮助,但在父母的一再努力下,读完了初中高中,考上了省城这所师范学校,成了车头村的第三个本科生,现在还在攻读硕士学位。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多年,但唐庆蝉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感恩的心愿未了。由于“希望工程联系卡”遗失了,他的手中没有任何恩人的资料。2006年本科毕业后,唐庆蝉回了一次泰顺,特意前往团县委请求帮助查找好心人的消息,但这一次仍像以前那样令他失望。没过多久,唐庆蝉跟着导师远赴三峡做科研调查,突然接到泰顺团县委打来的电话,寻找已久的资助者资料在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找到了。从外地赶回杭州后,唐庆蝉第一件事就是去登门拜访这位好心人。结果发现,这又是个美丽的误会。2006年12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得知唐庆蝉找恩人的感人故事后,把它整理成稿子,刊登在报纸上。幸运的是,第二天,资助人蒋文军给报社打来电话。就这样,素未谋面的两个人,因为“希望工程”这根纽带,联系在了一起。

苏明娟的希望工程

2. 苏明娟为希望工程做了什么贡献?

7岁的苏明娟[1] 是张湾小学的一年级学生,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题为“我要读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1991年冬天,8岁的苏明娟和她的5个同学像往常一样走在去往学校的路上。天蒙蒙亮,远处的炊烟从很远的山那边升起来——还有一个小时的山路。对于这条羊肠小道,这些孩子已经再熟悉不过了。苏明娟挎着妈妈为她缝制的小书包,手里拎着一个炭炉,这是她在上课时用来取暖的,因为所谓的课堂不过是旧时的土地庙,年久失修,别说窗户,连土墙都残缺不全,如果没有这个小炉子,她的小手就会被冻僵,但即使这样,上学对这几个孩子来说,还是一件最快乐的事。

3. 苏明娟为希望工程做了什么贡献

7岁的苏明娟[1] 是张湾小学的一年级学生,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题为“我要读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1991年冬天,8岁的苏明娟和她的5个同学像往常一样走在去往学校的路上。天蒙蒙亮,远处的炊烟从很远的山那边升起来——还有一个小时的山路。对于这条羊肠小道,这些孩子已经再熟悉不过了。苏明娟挎着妈妈为她缝制的小书包,手里拎着一个炭炉,这是她在上课时用来取暖的,因为所谓的课堂不过是旧时的土地庙,年久失修,别说窗户,连土墙都残缺不全,如果没有这个小炉子,她的小手就会被冻僵,但即使这样,上学对这几个孩子来说,还是一件最快乐的事。

苏明娟为希望工程做了什么贡献

4. 谁还记得当年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

7岁的苏明娟是张湾小学的一年级学生,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题为“我要读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1991年冬天,8岁的苏明娟和她的5个同学像往常一样走在去往学校的路上。天蒙蒙亮,远处的炊烟从很远的山那边升起来——还有一个小时的山路。对于这条羊肠小道,这些孩子已经再熟悉不过了。苏明娟挎着妈妈为她缝制的小书包,手里拎着一个炭炉,这是她在上课时用来取暖的,因为所谓的课堂不过是旧时的土地庙,年久失修,别说窗户,连土墙都残缺不全,如果没有这个小炉子,她的小手就会被冻僵,但即使这样,上学对这几个孩子来说,还是一件最快乐的事。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