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矿业没有那么吃香了?

2024-05-15 05:37

1. 为什么现在矿业没有那么吃香了?

因为国家相应的政策越来越完善,让那些违法的矿业没办法经营。所有的经营国家都会统一管理,造成利润特别小,才出现这样的现象。


为什么现在矿业没有那么吃香了?

2. 中国矿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未来一百年之内挖完,之后资源价格飙升,于是有利可图就什么都不是问题了,多的是人有多得是的手段得到需要的东西,比如降低品味开采,再比如各种提炼技术,再比如什么新技术能替换以前依赖的资源。有商业利益就会有人去做,只是照中国这样的教育制度下去第一个做出来的是不是中国人就不好说了。
顺便,妈的,我要找的资料怎么都找不到。

3. 矿山的当前现状

1.矿山投资规模小,开采能力低矿山投资主体对石材矿山投资规模认识不够,不具备规模矿山的投资意识,表现在矿山建设没有长远打算,地质工作空白,开采方案不明确,开采方法落后,采矿设备和起重设备简陋,年开采量只有几百立方米,顶多上千立方米,开采生产根本无计划可言,更提不上规模生产。石材矿山行业投资规模不设门槛限制,造成全国小矿山泛滥。小规模矿山往往在一个主要石材产区数量很多,星罗棋布,大矿体被分割成小矿体,完整的石材矿床被划分的七零八落,开采得千疮百孔,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十分严重。由于矿山采掘活动面积过小(最小者几百平方米),相邻矿山相互影响,造成矿山企业之间矛盾频发,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加大了开采上的管理难度。2.技术重视不够在此之前,由于石材矿山在国内没有技术上的门槛,石材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地质构造多种多样,矿山企业投资主体多为个体或私营企业,不愿在地质勘查和矿山开采设计上花钱,主观认为石材矿山开采就是放炮炸石,没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在里面,轻视科学技术在采石活动中的份量,以至于开采过程中碰到实际问题时一筹莫展。尽管这一类矿山在资金投人方而要比前一种情况规模大,但在矿山整体开采方案、开采力一法的确定、开采设备合理购置方面都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缺乏科学依据。有很多矿山投资规模都在千万元以上,甚至几千万的投资。由于地质条件不清,矿体的产状和赋存条件不清,缺少合理的矿山经济技术评价,缺失开采设计方案,矿山投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也存在极大的风险。首采地段的确定、采掘工作面的布置、剥离和排渣、运输和堆放场地都没有明确的设计方案,整个矿区显得非常零乱。由于首采地段不确定性,造成开采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不清楚破碎带和风化层的厚度,一旦开采前进到脑子里预想的深度没有见到完整的矿体或采出预想的荒料时,思想就会产生动摇,甚至停止在这个采掘面的工作,再找另一个地点从头再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总是停留在表面上做文章,把矿区所有的表面都采过一遍也没找到要继续深入开采的地段,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以及宝贵的时间。更可怕的是投人了那么多的力量,还得不到一条明确的路线,因为前面所搞得活动缺乏目的性,相应的资料缺乏参考价值,对以后的工作产生不了大的指导意义。3.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众多的中小企业基础上,我国已经形成规模较大的石材企业集团,这些大企业对石材资源开发的越来越重视,在资源找矿和矿山建设的投人也在不断加大。在企业中一般都设有矿产开发部,但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中,缺乏专业人才,更缺乏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才。很多企业从事矿山管理和技术的人员都不是地质和采矿专业出身,缺乏这些专业的基础知识,很难在矿山技术方面有突出的建树。经常看到或接受委托一些石材企业招聘从事矿山工作的工程师或具有实践经验的矿长、技术员,但符合条件者甚微,应聘者寥寥无几。应届毕业生要经过几年的实践才能担当起重任,况且新毕业的学生从事矿山这项艰苦的工作,其本身在思想和意志上还需要磨练,甘于吃苦的献身精神也要得到培养,工资待遇也要合理,否则很难留住人才。企业招不到人才,缺乏专业技术力量,在资源开发和矿山开采方面就等于缺少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我们还有国有的专业地质队伍和矿山设计单位,这样的专业队伍是发展我国石材矿业的骨干力量。但是这些年来,似乎这些专业部门在石材行业的作用越来越小,建材地质队伍的石材勘查项目屈指可数,石材矿山的设计项目更是少得可怜。一个原因是前面所说,矿山企业不重视这方面的基础工作,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专业队伍与我们的石材企业接触少,在行业内宣传力度不够,企业对我们的专业部门不了解,甚至不知道。也说明我们这些专业部门还要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提高为石材行业服务的意识,积极接触广大石材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为企业做好服务。4.保守思想干扰了矿山发展自打有了石材开采业以来,我国石材矿山开采沿用的开采技术都是国内自己摸索出来的,有些还属于中国人的发明。如火烧花岗岩用来采准沟的掘进,用黑火药进行单面劈裂爆破,用锤子和琴子凿刻进行大理石的大块体母岩分离等,都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些开采方法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为石材的开采奠定了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石材工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意大利、德国、荷兰等国家的先进开采和加工技术逐渐被引进,先后进口矿山开采和加工的成套设备有近300条,国内也有十余家企业生产石材矿山开采专用设备,为促进全国石材业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金刚石串珠锯引进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但由于国内大多数矿山不具备使用条件,加上配套的消耗材料价格昂贵,事实上进口的这些串珠锯和相配套的其他矿山开采设备都被闲置起来,没有发挥设备的作用。矿山采用较为先进的开采技术,必然要花钱购置必要的开采设备,矿山的投人相比较原始的开采方法要多出许多,矿山企业在矿山建设的前期思想准备不足,又对新的开采技术认识不全面,不愿冒风险,保守的思想占据上风,新技术的推广面临的困难和阻力不难想象,“重加工、轻矿山”的趋利观念严重干扰了当时矿山开采业的发展。5.企业被误导,对实用的开采技术概念不清石材矿山开采的关键环节是大块岩体的母岩分离,不管是采用控制爆破方法,还是使用机械化锯切,火焰切割,机械劈裂等各种手段,目的就是要从基岩中分离出完整的规格块体。这也是一个矿山核心技术所在,一旦这一步技术难题得到突破,其他后续工作相对简单容易得多。近些年,相继有一些新的开采方法和设备得到推广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孔内刻槽爆破劈裂技术、液压劈裂技术、导爆索排孔控制爆破、火焰切割技术、爆裂管控制爆破技术、静态(膨胀剂)胀裂技术、黑火药药壶预裂技术、金刚石串珠绳锯切和圆盘锯切割等,在开采工艺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以上这些开采技术各有长短,在了解每种技术的原理和设备材料性能的情况下,结合本矿区的实际情况,分析那一种技术适合矿山采用,再进行优化组合,最终确定这个矿山适用的开采工艺和开采方法。应该明确的是,对于一个矿山开采而言,采用单一的开采方法进行生产,从技术经济评价上不是最佳的方案,只有不同的岩石、不同的地质条件、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组合,才是最为合理、最为经济的。导爆索速度快,但最多爆破两个非自由面,爆破三个以上的自由面没有成功的把握;用串珠锯锯切成功把握性大,但单面切割的成本要和爆破及火焰切割进行比较,单面使用锯切的成本必然大于黑火药控制爆破和孔内刻槽爆破;孔内刻槽爆破成本低是不争的事实,但不能同时完成两个自由面以上的爆破(至少现在还不能完成)o所以说,每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尽管在技术层面上可以,但经济方面也要考虑。有些设备生产厂家或者是技术持有者,在对企业进行推广时,一味夸大该项技术的作用,夸大设备的功能,这种推广带有一定的排它性,似乎只有此项技术、此种设备可以解决矿山上所有的开采难题,其他技术和设备都不适用,甚至把别的技术设备说得一无是处,直到推销出去自己的东西,获得利益为止。至于过后设备的适用性,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则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让企业蒙受损失。更有甚者,用于其他矿种采矿的理论和方法,不经验证就搬到石材开采上来,花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资金,搞大爆破,一次把一个山头或半壁山炸下来,再到乱石堆中翻找较大块体的岩石。这样一次爆破的山体体积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立方米,而能利用的块体整理出的荒料不足几千立方米,成荒料率极为低下,资源浪费情况极为严重。整理出的荒料内部还藏有隐裂,加工时又降低了出板材率,一次爆破造成的不良影响非常广泛。类似上述的情况,我们矿山设备制造企业和技术研究部门,都应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实事求是,在推广技术和设备的时候,要交代清楚利和弊,对矿山企业切实负责任,矿山企业应该引以为戒,树立科学发展观,开动脑筋,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淘汰这些野蛮的开采方式。矿山采购设备也是一样,需要的、适合你这个矿山使用的设备该买一定要买,不能将就,不适用的设备坚决不买,避免浪费。大型桅杆吊覆盖范围广,安全性能高,吊装能力强,中大型规模的矿山,只要采场条件和经济能力具备,就应购置该装备,不能因为图省钱,购买那种非正规厂家制造,没有安全保障,吊装能力有限的土吊设备,那样对企业的正规开采不利。矿山企业购置开采专用设备和配套的起重设备、运输设备都要由矿山开采设计部门根据矿山生产能力和实际需要确定。以上叙述了我国石材矿山总体落后状况形成主要原因分析,还有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形成落后状况的因素是复杂的,客观因素是存在的,但主观因素—人的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

矿山的当前现状

4. 矿石行业前景

亲亲😊🌹👌您好,非常荣幸为您解答,矿石行业前景,据报道,由中钢协提出、旨在加强铁矿石资源保障的“基石计划”近日获得推进。“基石计划”即用2-3个“五年规划”时间,改变中国铁资源来源构成,从根本上解决钢铁产业链资源短板问题,进而降低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基石计划”提出,到2025年,国内矿产量、废钢消耗量和海外权益矿分别达到3.7亿吨、3亿吨和2.2亿吨,分别比2020年增加1亿吨、0.7亿吨和1亿吨。【摘要】
矿石行业前景【提问】
亲亲😊🌹👌您好,非常荣幸为您解答,矿石行业前景,据报道,由中钢协提出、旨在加强铁矿石资源保障的“基石计划”近日获得推进。“基石计划”即用2-3个“五年规划”时间,改变中国铁资源来源构成,从根本上解决钢铁产业链资源短板问题,进而降低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基石计划”提出,到2025年,国内矿产量、废钢消耗量和海外权益矿分别达到3.7亿吨、3亿吨和2.2亿吨,分别比2020年增加1亿吨、0.7亿吨和1亿吨。【回答】
石行业现状分析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最新估计,2021年全球可用铁矿产量约为26亿吨,其中产量前两名为澳大利亚、巴西,占比分别为34%、15%,中国占比14%,位列全球第三。我国虽然是铁矿石储备大国,但一方面矿石品位较低、分布不均、开采难度大,另一方面又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下游需求,由此造成国内铁矿石供求不平衡,较依赖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的高品位铁矿石。铁矿石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铁矿石储量直接决定了铁矿采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铁矿石在地理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且绝大多数是贫矿,铁矿资源整体质量较差;【回答】
我国铁矿石品味较低,平均品位仅为34.29%。与之对比,世界的铁矿石平均品位为48.42%。据统计,2012-2021年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具有一定波动性,2014-2017年呈下降态势,2018-2021年呈上升态势,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为2.56亿吨,同比增长8.96%。进口矿方面,由于海外钢铁需求下滑,主流矿山往国内的发运比例在逐步上升,数据显示,2022年8月巴西矿发往中国地区比例约为73%,环比增加 1.2%,同比上升 3.9%。目前海外经济处在下行周期中,海外铁水产量延续疲软趋势,再叠加矿山在年末财报季的发运冲量下,预计四季度主流矿山发往国内的铁矿比例将继续维持高位,同比、环比均可能出现一定的增量。【回答】
石行业前景分析目前,国内铁矿石贸易市场已逐渐发展成熟,不同性质的境内企业都积极地参与其中,包括五矿发展、中信金属等央企贸易商,厦门国贸、厦门象屿等地方国企贸易商以及瑞钢联等民营贸易商。其中,瑞钢联、中信金属、厦门国贸等大型企业的铁矿石年贸易量已达千万吨级别,与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巨头相当。随着中国“钢铁强国”战略的推进以及环保等方面的要求,钢铁行业将面临结构性调整,高品位的铁矿石也将成为行业的主流。未来我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仍将保持高水平,铁矿石进口贸易行业的市场体量也将稳定提高,境内铁矿石贸易企业的贸易量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行业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高,整体前景较好。【回答】

5. 今年矿山能干嘛?

今年矿山不好干,配合环保把矿关。

站在山上四处看,十里五里无人烟。

停工停产心很乱,一闲就是两三天。



工人也知亡国恨,没有活干就发困。

亲朋好友都相问,只说矿山很难混。

问君能有几多愁,盼望早日熬出头。

上联:看今年,都很难,家家买卖不赚钱。

下联:干一年,是一年,挣不挣钱得挺完。


横批:再试一年

2020……

矿山生意不好做!

小老板在愁

中老板在挺

大老板咬着牙顶着

这就是矿老板们的2020

唉……说多了都是眼泪……

当你每个月还能拿到工资的员工都应感谢你的老板,尤其是这两年。你也许不知道,你上班玩手机的时候,你的老板正在焦虑;你也许不知道,你盼望发薪的时候,你的老板正在下一张借条上签名。



现在的老板,面临着资金压力、经营困难、倒闭风险。海难翻船的时候,最倒霉的是船长,船员可以逃命,但船长却舍不得他那条船!他不要求你与这艘船共存亡,只请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

在矿山行业生存不易

兄弟们

无论你是员工还是老板

2020一定要挺住!

今年矿山能干嘛?

6. 找矿前景

吉拉拜金矿地表出露含金石英脉带长达600多米,但金局部富集,其中Ⅰ号矿体为该矿品位较富的矿体,矿体延长近70m,延深60多米,矿体宽0.12~1.5m不等。最高金含量达20g/t,而且向深部有变富趋势。
由于哈巴河黑云斜长花岗岩体出露面积较大,地表出露面积达600km2以上,在该黑云斜长花岗岩体中,北西向断裂带非常发育,沿断裂带有较多石英脉充填,而且,某些石英脉规模较大,延长达数百米,地表均有不同程度的金矿化。与吉拉拜金矿相似或完全一致,通过进一步工作,完全可能发现其他金矿床。事实上,在哈巴河境内该岩体中已经发现了阿希勒等金矿床。应该说,吉拉拜式金矿的找矿前景较好。

7. 煤矿行业还有好吗

煤炭会好起来的!给你转篇看看:


前些日子,一名辞岗的央视记者一部关于环保调查记录片《穹顶之下》引起社会热议,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专业和非专业的分析和建议,其中,一些人把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归结于煤炭。那么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未来的煤炭还有戏吗?香港凤凰网新闻客户端主笔唐驳虎先生的一篇文章,阐述了中国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冷静,客观,真实,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中国煤炭。

“中国——离开煤行不行?”

先看天然气

中国的天然气蕴藏量很有限,包括新兴的非常规页岩气号称储量巨大,但开采价值极低。经过数十年勘探,中国的油气包括非常规油气可采分布底蕴基本已经明确,突然冒出大油田大气田的可能基本等于零。

至于进口天然气,即使把从中亚、中东、缅甸等地进口和国产陆上、海洋乃至煤制气全部算上,中国中长期规划的年天然气用量也就是3600亿立方米,2.6亿吨的规模。这已经是极限。

要知道中国现在的年原煤消耗量已经超过38亿吨,即使折算成标准能源单位煤当量,天然气远期的用量仍然只有煤的大约1/15。

所以说,大力用气是没错的,取代煤是绝无可能的。

再看看核能

2014年中国运行核电装机容量约2030万千瓦,年发电1305亿千瓦时,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39%。

目前在建的核电装机容量约3000万千瓦,已经是全球发展最迅猛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

据预测,到2030年,核电的规模应该在1.2亿千瓦左右,年发电量8000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也就区区1亿吨。

这已经是极限发展了。核电的效率、规模可能远远低于人们脑海中不切实际的想象。鲜为人知的是,今天中国的铀原料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90%,远远高于60%的石油对外依存度。

最后看看水能

所谓总体丰富的水电资源,一分布到13亿人的身上,也就只有世界人均的25%,世界排名百名开外。

虽然中国拥有近7亿千瓦的理论蕴藏量,但技术可开发只有不到5.5亿千瓦,而经济可开发只有4亿千瓦,折合年发电量17500亿千瓦时,也就是每年2.15亿吨标准煤,仅此而已。

我们这里合算一下:天然气2.6亿吨,核能1亿吨,水电2亿多吨,这就是远期中国传统清洁能源的最大可利用规模,比起几十亿吨的煤来说,规模实在太小了。

至于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看上去很美好,但现实很骨干。哪怕是可控核聚变这种人类的终极能源最终得以应用,那也将是22世纪以后的事儿了。

若干年后,中国的主要能源依然会是煤。 

煤,一定是雾霾的元凶吗?

煤本身不是污染物。只有不清洁的使用,才造成人们对煤的误解。

煤可以做到和天然气一样清洁,甚至更加清洁!

除了《苍穹之下》里提到的洗煤技术之外,还有更加先进的科技,让煤得到清洁高效的应用。

这些鲜为人知的先进技术,它就在服务北京的燕郊三河电厂,服务上海的外高桥第三电厂里。

这两个电厂当之无愧地代表着全世界燃煤发电的最顶尖水平,是全世界最清洁、最高效的燃煤发电厂,清洁到什么程度呢?

污染物排放量达到了天然气电厂的水平,部分指标甚至胜过天然气。他们重新定义了燃煤发电,重新定义了什么是清洁能源!

就像“外三”这个示范级电厂2台100万千瓦国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自2008年投产以来不断刷新和改写着世界纪录,除烟尘排放外,外三的排放水平优于燃气电厂排放限值。其中,被认为对PM2.5贡献最大的氮氧化物排放水平,更是只有天然气排放标准的1/3左右。

实践已经证明,只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燃煤发电甚至可以超越燃气发电,变得更清洁,更环保,与环境更友好。 

如果这样先进的示范级技术能够应用到全国9亿千瓦的火电装机上,再辅以更好更合理的电网空间布局,可以想见对环境压力的改善有多么巨大?

这,才是环保与发展兼得的真谛。

作为煤矿人,我们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相信我们赖以生存的普罗米修斯火种——清洁、环保、高效。

虽然目前我们遭遇市场严冬,但要坚信,煤的春天一定会到来。因为——中国离不开煤炭。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煤矿行业还有好吗

8. 铁矿石投资前景如何

国内钢铁企业的前景有利也有弊,你不应该问钢铁企业如何,对于钢铁企业来说他们可以将风险进行转移,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将造成国内钢铁企业的成本增加,如果铁矿石上涨90%。那么钢铁企业每吨的成本将提高725元。
 这必然会驱使钢铁企业提前提高销售价格,就拿现在来做比较吧,现在国内大型的钢铁企业的铁矿石还有库存,足够在支撑几个月,也就是说他们提前加价其实对他们是有利的,就算铁矿石价格上涨,他们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是对于国内整个经济发展将带来很大的冲击,其次就是国内的小型钢铁企业也必将受到很大影响,因为国内小型钢铁企业的铁矿石,本身是没能力去进口的,因为中国国内铁矿石进口都只针对大型钢铁厂,小型钢铁厂的铁矿石的来源都是有很大猫腻的,这里我就不多讲了。
上面我说到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会对国内整个经济环境造成很大影响,还有就是风险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为什么?
 因为我们国内的钢铁需要量是非常大的,1。房子。2。基础建设
      如果钢铁成本上升,必然就是房子的成本上升,房子成本上升了必然就是房价的一个推高
     基础建设,本来就是我们国内的重要项目。同样将提高基础建设的成本。
         所以随着铁矿石价格的上升国内的通胀将会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