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腾讯现在发展的越来越慢,与阿里的差距越来越大?

2024-05-20 04:12

1. 为什么腾讯现在发展的越来越慢,与阿里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2019年的财富500强企业里,阿里巴巴和腾讯分别占据了24位和27位的好成绩,领衔互联网服务行业收入总和占到所有500家公司的2%,行业市值却接近11万亿,占中国500强总市值的23.7%。可以说,不是腾讯发展慢了,是阿里巴巴太强了,当然了,这也可能只是一个周期现象!而这个问题的原因,我不想从腾讯的角度去分析,因为腾讯毫无质疑是目前最强的企业之一。我先从阿里巴巴的数据去入手,和腾讯做一个比较。相比阿里巴巴,腾讯目前的靠前收入渠道还是太过于单一!腾讯最赚钱的两样东西就是社交和游戏,而目前腾讯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就是:1、社交、游戏迎来成长天花板;2、社交、游戏的变现渠道太少,增速太慢,如何才能利润最大化。

但是阿里巴巴却不同!我们可以发现阿里巴巴目前的生态已经非常强大,在马云创办阿里巴巴以后,陆续孵化出蚂蚁金服、阿里云、菜鸟,成达摩院 等重量级的独角兽企业。并且,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去年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一共有164家创业公司进入独角兽榜单,而榜单前10里阿里系就占得三个席位,分别是蚂蚁金服,阿里云和菜鸟网络,排名依次为1位、4位和6位。如此看来,不愧是马云,高瞻远瞩!另一方面,在阿里巴巴入股蚂蚁金服以后,2019年我们更事看到了阿里巴巴的集团其他净收入为21.01亿元人民币,其中,收取蚂蚁金服的特许权使用费和软件技术服务费为人民币16.27亿元人民币,占其他净收入的77.44%,同比2019财年一季度的9.1亿人民币增长78.79%。所以说,从收入渠道和未来的发展空间来说,阿里巴巴所布局的神态会比腾讯更强一些。
第二、腾讯和阿里巴巴的用户数据对比!我们从阿里的财报中可以发现,阿里在用户吸引和维护方面做的是真的不错。从2019财年1月1日至今,阿里半年已经累计增长5600万。而2020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包括淘宝、天猫在内的中国零售平台移动月活跃用户达7.55亿,较上一季度增长3400万,活跃用户达到6.74亿,占比达到89.3%。这个高比例的用户增速,以及活跃用户的占比,其实恰恰能够反应出阿里巴巴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毕竟流量为王,谁占据的用户越多,活跃度越高,谁就能赚得盘门钵满!而腾讯呢?其实也不差,相比阿里可能还稍强一些!2018年数据显示,腾讯的微信月活跃用户11亿,QQ月活跃用户7亿!也就是说,腾讯的社交和游戏了,依然占领者市场大部分的比例。但是未来如何让这些用户提高利润和产出,这是腾讯需要面临的重大难题。毕竟好的产品才是好的支出的关键,腾讯靠着王者荣耀等游戏已经火了“半个世纪”,除非有新的、更好的游戏出现,否则激发新客户的消费激情可没那么容易啊!
而阿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购物欲的满足,在目前消费升级的中国,这可是一大红利。腾讯在这个方面,确实比阿里有一定的劣势。我们可以看到,从2016年以来,腾讯和阿里的市值就出现前前后后多次的交替。说明,两者依然是行业的头部企业,并且竞争十分激励,短期内来来回回的超越,是一个正常合理的迹象。并不能说谁强谁弱。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2019年的腾讯,那么就是一个“稳”字,而用一个字来形容阿里巴巴的话,那就是一个“强”字。所以相比之下,不是腾讯弱了,而是阿里巴巴强了!

为什么腾讯现在发展的越来越慢,与阿里的差距越来越大?

2. 怎样找到阿里巴巴和腾讯公布的财务报表,请高手指点

新浪财经上可下载其财务报表!

3. 为什么腾讯,阿里财报"大爆发"后,京东和网易的股价却都大跌了

这都是竞争对手,对手一片大好,自然大家就不会看好他们了,选择离开也是明智之举。

为什么腾讯,阿里财报"大爆发"后,京东和网易的股价却都大跌了

4. 为什么腾讯,阿里财报“大爆发”后,京东和网易的股价却都大跌了

不要看眼前,互联网进入中国现在虽然已经普及了,但是还没做到更好的服务人民,腾讯经历时间长,加上微信的开发,他有一个双重保险,阿里就比较尴尬了,虽然目前看起来很不错,但是创造者却没有更大的胸襟发挥出他应有的威力,这件事就得别人做了,我敢肯定5年内,一定会有一个企业超过阿里,至少5倍,或者阿里自己开发,也会是现在的5倍,甚至更多,京东属于缓慢发展,问题根源不再京东本身,而是社会原因,民心所致,因为淘宝便宜嘛,但是京东会越来越好,这也不是京东多高明,因为生活质量的提高,我相信如果阿里不改变策略,不懂自身开发,很快便会开始走下坡路,另外看企业的盛衰,并非看营业额,而是看成交的数量

5. 马云和富士康老总谁有钱?

马云比较有钱。根据《福布斯》公布的“2017年全球富豪排行榜”马云全球排名排名23,郭台铭排名182名。
马云,男,1964年9月10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县)谷来镇, 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现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日本软银董事、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理事会主席兼全球董事会成员、华谊兄弟董事、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董事。
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同年担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教师,1995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1998年出任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并担任阿里集团CEO、董事局主席。
郭台铭,男,1950年10月8日出生于中国台湾,企业家,台湾企业鸿海精密(下属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
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1971年,台湾“中国海专”毕业,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大船 务公司复兴航运工作,当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85年,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

马云和富士康老总谁有钱?

6. 为什么腾讯阿里财报后,京东和网易的股价都大跌了

资金都是趋利避害的,同时争取更高的收益,有马太效应
同样是钱,投阿里腾讯还是投京东网易,多投了阿里腾讯,投京东网易的就少了,不排除一部分人是卖了京东网易买的阿里腾讯,卖的多了就跌了

7. 为什么淘宝天猫难做,阿里财报还那么亮眼?

“平台正在主导世界经济。”亚历克斯莫塞德和尼古拉斯 L.约翰逊在其新书《平台垄断:主导21世纪经济的力量》认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平台打破了传统大企业的垄断,正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这一点,从企业市值变化中也可以看出来。
自2016年8月开始,全球市值最高的前5家企业(微软、苹果、谷歌、亚马逊、Facebook)均为平台企业。而现在,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企业有7家是平台企业,除上述5家外,另外两家就是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

而阿里2019年Q3财报中的数字:淘宝移动月度活跃用户6.99亿,阿里生态内有20万全球品牌和千万中小企业;2018年天猫双11成交额2135亿元,菜鸟网络处理了10亿个物流订单,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消费者参与狂欢……也都佐证了阿里巴巴正在成为一个真正的超级平台。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阿里巴巴再度收获了一个强劲的季度。我们强韧的运营及财务表现,直接反映出我们一直致力在零售、数字娱乐和本地生活服务多个领域,更好地服务近7亿且仍在不断增长的消费者群体。我们取得的增长同时也得益于集团云计算及数据技术的力量,这些技术正在帮助数以百万计的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平台“值钱”吗?用户越多,价值越大
莫塞德和约翰逊认为,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平台帮助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两个群体相互连接、促成交易、创造价值。平台的特点,就是试图将尽可能多的人和企业联系在一起。
人们会发现,在平台经济中,在一些领域里,一定时期内容易出一家独大的竞争格局。比如,谷歌主导了全球搜索,微信雄踞中国的社交,而电商领域的两大超级平台,就是阿里和亚马逊。“赢者通吃”,好像是平台经济的普遍规律。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网络效应。
1980年,以太网的共同发明者梅特卡夫提出梅特卡夫定律。他指出,网络的值与系统的连接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简而言之,网络使用人数越多,它就越有价值。而当网络形成一定规模后,价值的增长甚至会超过网络的增长。
而在电商领域,还存在着跨边网络效应。即,平台市场一边的使用者越多,对另一边使用者的价值越大。以阿里为例,买家数量越多,平台对卖家的价值就越大。同样,卖家数量越多,平台对买家的价值也越大。
根据财报,淘宝月活跃用户6.99亿人,支付宝及其附属公司的全球年度活跃用户超过10亿。这也意味着,阿里这个平台上,聚合了至少10亿人用户。这10亿用户,为阿里生态内的企业提供了健康生长的土壤。

为什么淘宝天猫难做,阿里财报还那么亮眼?

8. 阿里腾讯对垒传统零售怎么办?

前几天腾讯携手万达对垒阿里的事件还没冷却,2月11日就传出阿里54.53亿元投资居然之家的消息。
若说阿里在零售领域的扩展还带有企业基因,以社交、游戏为主的腾讯入局新零售似乎只是在防御。但被媒体用“饥渴”形容的腾讯显然不会就此作罢,好戏才刚刚开始。



图:新零售图谱(来源:招商证券许荣聪研究团队)
从在招商证券的新零售图谱来看,那些依靠自主力量露出行业、暂时没有站队之忧的三胞集团及其乐语Brookstone、小米之家、顺丰新零售、友阿股份是不是也在开始考虑站队一事?接下来的新零售路子到底又该怎么走?
新零售发展之路:消费升级与降级周期式交替
消费升级和新零售几乎是一起热炒起来,要理清新零售,我们不妨先看消费升级与降级经历的四个阶段。



①网前时代:消费升级
彼时,黑白变彩电,BP机变功能手机(后又变彩屏),的确良变西方流行服饰、解放鞋变皮鞋品牌运动鞋……
这是从无到有的消费升级,新产品、新内容全面灌输市场,影响和颠覆旧有消费理念。
②PC互联网:消费降级
从马云淘宝的广告在公交站、地铁站铺天盖地投放,力压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易趣时,一场以网购为代表的消费降级就全面开展。消费者在PC网络上可以买到各种符合品质和心理需求、价格又低的产品。凡客诚品就是最大程度满足这种降级的消费形态。
③移动互联网:消费再升级
当淘宝被低劣、假冒等舆论所包围时,消费者恍然认识到总是在淘宝购物并不符合自己的消费价值期许。
海外代购、官方海淘、出国血拼成为这一时期的潮流方式之一,线下零售在被网购打压多年后乘势回潮,传统线下品牌三胞集团旗下的乐语开始用新奇乐、妙健康等消费升级零售形态从线上抢回更多消费者,盒马鲜生、生鲜传奇、永辉生活、便利购、果小美等也乘势崛起。
④新消费:消费升级与降级融合
新零售的如火如荼,消费者开始主动思考而非被购买力、社会大潮所推动,主动追寻“消费究竟要什么”。
其结果,就是当下的消费者既有消费升级的呼声,更有消费降级的需求。直白地说,消费者既希望提升一定的消费支出实现品质、功能需求的满足,又不再舍得为品牌、“逼格”等产品属性付出溢价。
网易2017年能够从阿里、京东线上线下全渠道围剿中实现156.9%的电商零售增长(财报数据),其考拉海购、网易严选都是切中了上述“升降融合”的消费理念,丁三石口中好用的东西比杂牌、不明来路的略贵,但比品牌便宜很多。
在“新零售图谱”中没有站队的三胞乐语、小米之家等零售形态也是如此。乐语这个传统3C卖家联合了三胞集团旗下的Brookstone,供应各种功能多、设计独特新奇的消费产品,满足消费者在电子消费领域的新奇乐需求,同时用整合供应链维持产品的合理价格;在服务上,门店整合“妙健康”服务,一方面满足日益增长的健康管理需求,另一方面刨去暴利实现单纯的健康服务。乐语的做法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在3C卖场都自称日子难过时其门店却急速扩张,目前已经超过2000家,2018年还对外宣称新型门店新开500家。
而小米之家所代表的小米生态链,已经越来越趋向升降融合:在升级上,产品越来越脱离低质形象,小米MIX2、小米笔记本Pro、小米电视4A在质量与格调上都大幅提升;在降级上,手机功能对比高端旗舰、笔记本对比苹果、电视对比索尼都实现了功能、表现不虚,但价格回归到了合理的成本+利润位置。
事实上,阿里、腾讯对垒,万达希冀的“新消费”背后都是在遵循消费的“升降融合”而动,这是必然的大趋势,也是大家觊觎的机会。
零售阵营割裂了,但逻辑更清晰了

“升降融合”既能够解释现象,也能指导操作,阿里腾讯各自招兵买马,过程中却给我们理清楚了新零售的几个规律。
1、传统零售突击线上以失败告终
在被阿里腾讯招安前,传统零售一直在线上化挣扎。
2014年10月29日,步步高商城正式更名为云猴网,步步高掌门人王填兼任董事长,开始了步步高线上零售扩张的征程。2017年12月28日“云猴全球购”宣布关停。
有同样命运的还有大润发的飞牛网,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亏损,到2017年12月时,联商网爆料飞牛网开始全面清退第三方商家。
而腾讯、百度、万达2014年亲自上阵投资50亿元凭空做出来的万达电商公司“腾百万”,号称5年投资200亿、打造全球最大O2O电商公司,也很快销声匿迹了。
这些案例只在说明:立足线下的零售品牌,妄图把纯线上业务打造成新权重业务的,大都以失败告终。
2、线上拓展(强化)线下都活得不错
与之相对的是,线上电商突击线下,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随着4季度再开5家店,截至2017年12月31日,盒马鲜生的总门店数量达到25家,而早在2017年7月,盒马鲜生创始人兼CEO侯毅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就表示,营业时间超过半年的门店已经基本实现盈利。
京东到家同样成绩不错,2017年7月,入驻商户普遍实现10%-30%的销量增长,沃尔玛入驻一年更是实现线上销量30倍的增长。
而本就是线下品牌的永辉生活强调线下购物体验、PK盒马鲜生的零售品牌超级物种开店量已经达到19家,多数店面已经实现经营利润。
3、遵循“升降融合”周期规律的零售形态才能活下去
看起来,业务目标的不同,将导致结果不同。以纯线上业务的为目标,更容易失败;以增强线下为目标(不管自己本来是线上还是线下零售),最终都还不错。
这似乎也印证了新零售时代线下回潮、强调消费体验的大趋势。而从消费“升降融合”的角度,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更好解释:
一方面,线下体验、个性化等消费元素直接满足消费升级中心理需求的部分,一些被消费者追求的高品质、高价值产品也更需要线下的直接触达;另一方面,在盒马鲜生或者超级物种这里,互联网思维的经营方式很容易让这些门店在价格索取上更为平实而少溢价,消费者很容易体验到一些本来是更高“逼格”零售门店才会有的产品和服务。
但好好的传统零售去开拓线上,就不是那么回事,只是把线下产品搬到线上去卖,要么去掉渠道溢价和品牌执着,只有消费降级,消费者难以感受到消费的升级;要么打造精品线上商城,只有自以为的、强行的消费升级,与回归理性、降级消费的需求背道而驰。
4、招兵买马,无非都在追大势
有一类拓展线上的方式获得了成功,那就是不把线上当做业务主体,而是更多地作为工具存在,以线下为堡垒做消费升级+消费降级。
从概念本身而言,“升降融合”是消费者自我觉醒的理性、平稳的状态,它不会是一阵风和一个阶段,会成为零售长久的趋势。
很明显,不论是腾讯做平台赋能的设想(涉及永辉、每日优鲜、家乐福、万达、步步高、海澜之家等等线下零售巨头),还是阿里直接控股控制(涉及银泰、百联、联华、新华都、大润发等线下零售巨头),这波对刚的收购中,多数案例都体现着一个强线上能力的大佬意图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社交资源、供应链等资源做强线下零售的目的。
“腾讯、京东、万达构成无界零售下知人、知货、知场的完美组合,三方将共同用智能化技术为线下零售重构成本、效率和体验,共创价值”的表述与此不谋而合,用“升降融合”翻译过来,知人、知货、知场无非就是既要保证消费体验、消费产品的升级,又能够通过互联网线上技术的“知”来甄选最贴合消费者需求的恰当产品,满足去浮华、去溢价的降级消费理念。
传统零售一定要站队么?
阿里、腾讯看准了长远趋势,并不意味着传统的零售行业也面临着站队的选择。
1、线下零售不符合赢家通吃的格局,BAT只能搅动风云不能主宰
BAT主宰互联网让人呼唤周鸿祎,是因为互联网环境下很多行业都属于赢家通吃型,可以被主宰,但这个基因在线下零售这里并不适用。
只要足够优秀,互联网产品可以借助电子信息通道直接触达所有客户,而门店、消费市场物理隔绝等是赢家通吃理论中最能够阻挡赢家通吃形成的要素。也即,零售总是能够有自己的独立性,市场绝不会被一扫而光,除非主动希望获得更多技术援助而加入某个阵营。
传统零售可以选择站队,但站队不是一件必要的事。
2、锚定“升降融合”,传统零售“换药不换汤”
不论是已经站队,还是那些想一定程度上保证独立性的传统零售商,只有锚定“升降融合”,用底层逻辑才能更好地占据市场先机。
“升降融合”究竟要如何做?从案例上看,符合“升降融合”零售在表现上恰恰回到了最传统的零售模式,这里以三胞乐语为案例,来分析这种“换药不换汤”的状态。
①门店量的时代回来了
传统零售最注重的是门店量,现在,与长久以来互联网零售背道而驰的门店量定胜负的逻辑又回来了。
在乐语的规划中,已有的2000+门店还不够,2018年要“加速新零售转型落地,新型门店新增500家”。事实上,消费升级背景下,门店的客源被网络撷取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只要自己做得足够好,开出更多门店的底气更足。而消费降级又决定零售商必须不断修正产品价格和品类来匹配消费者需求,更多的门店量对线下零售来说意味着更准确的消费研究和更强大的供应链资本。
②多店员的时代回来了
与无人零售相反的是,乐语的店员数量回到传统零售,宣称要做人才的新零售化,培养具备新零售意识和思维、技术和方法、运营和管理的管理人才。
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消费体验做升级,站在消费者角度提供合理的产品建议做降级。毫无疑问,摆脱售卖对立关系,在“升降融合”过程中,店员的价值进一步凸显,在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的门店里,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店员。
③口碑式传播回来了
除了集团统一的广告,传统零售店面大多数依靠物理临近以及邻里口碑传播,有一款XX减价的产品、新进一款XX的产品诸如此类。
在乐语的市场策略中,把爆款产品IP化,通过社交渠道口口相传,实现裂变。事实上,升降融合下,强调线上对线下赋能的零售,互联网流量模式不再是主战场,又回到了某种口碑式传播上,只是这种口口相传的口碑传播变成了亚文化的社交传播,消费升级让人有传播欲望(炫耀、分享等发朋友圈类似的心理),消费降级让传播的转化率更高(可触及的够用好产品)。
3、做好“升降融合”不容易
然而,传统零售要持续做好“升降融合”并不容易,即便是有腾讯阿里加持,那些传统零售也会有类似的困难。
最难在把握“节奏”,判断零售产品和服务的合理区间,既符合消费升级的预期,又能够满足消费降级的现实需要——以前,只需要按照消费升级的需求分析消费行为即可。
这就需要长时间、大量数据的反复研究,且升级、降级都是动态的,零售方案几乎要做到每一个消费者身上,对互联网技术介入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既需要有大数据,又要融入用户、产品、渠道等综合数据,得到一个融合的触点来决定产品铺设。
这需要集合心理学、营销学、大数据、供应链、人工智能、不同产品特质研究等知识和技术。
不过,新趋势下的路总不是那么好走,要不然也轮不到腾讯、阿里这样的大佬出面赋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