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蓝谷拟定增募资不超55亿元 北汽集团认购近三成

2024-05-14 15:43

1. 北汽蓝谷拟定增募资不超55亿元 北汽集团认购近三成

8月3日,北汽蓝谷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55亿元,用于ARCFOX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项目、5G智能网联系统提升项目、换电业务系统开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从募资用途来看,北汽蓝谷计划进一步打造ARCFOX高端品牌。此次募资用于ARCFOX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项目的投资总额为26.28亿元,包括三款ARCFOX品牌高端电动车型的开发。三款车型均为纯电动汽车,分别定位中高端A级纯电动SUV、高端A+级纯电动SUV、高端A+级纯电动溜背式跨界车。
剩余的募资中,3.68亿元用于换电业务系统开发,8.65亿元用于5G智能网联系统提升,16.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此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此次非公开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即不超过约10.48亿股。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为,包括北汽集团及其控制的关联方北汽广州、渤海汽车 在内的不超过35名(含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对象。
具体认购数额方面,北汽集团拟认购定增总额的29.57%,认购金额不超过16.27亿元;北汽广州拟认购总额的6.25%,认购金额不超过3.44亿元;渤海汽车拟认购总额的3.01%,认购金额不超过1.66亿元。其余股份由其他发行对象以现金方式认购。

北汽蓝谷拟定增募资不超55亿元 北汽集团认购近三成

2. 资讯|北汽蓝谷迎来“拐点”?公司注册资本增幅超22%至42.87亿元

 资料显示,北汽蓝谷新能源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0月,法定代表人为刘宇,经营范围包括研发、设计、销售 汽车 、 汽车 配件、机械设备、电器设备、零部件加工设备等。
       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北京 汽车 集团有限公司控股,持股比例为33.58%。 
   2018年,北汽新能源通过借壳方式上市,上市公司更名为“北汽蓝谷”,北汽蓝谷也因此成为登陆A股市场的新能源 汽车 第一股。
   根据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等机构提供的数据,北汽新能源曾连续7年在国内纯电动 汽车 销量排行榜上位列第一。外界普遍认为,对于整个北汽集团来说, 北汽新能源都曾经是其最重要的业绩亮点之一 。
             但在实际产销数据上,北汽蓝谷新能源显得后劲不足。今年5月,北汽新能源销量为1197辆,与去年同期的2106辆相比下滑明显。此外,今年1-5月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为5374辆,与去年累计销量11692辆相比同比下滑54.04%。
      其中,作为北汽新能源重磅打造的ARCFOX极狐品牌今年5月销量仅为354辆,阿尔法T当月销量为123辆,而另外一款车型阿尔法S普通版的销量也仅为231辆。
   此前,ARCFOX极狐 汽车 副总裁王秋凤曾透露, “阿尔法S 华为HI版订单数已经破千了,预计会在今年四季度进行小批量的交付,但是“今年肯定交不完”。 
      回顾此前,随着国内新能源补贴一再退坡,当时凭借补贴和B端市场稳居高位的北汽新能源如今开始后劲不足,进入2020年后,销量连续12个月同比下降,从2019年全年销量15.06万辆跌至2020年的2.6万辆,打击之大,令北汽新能源不得不寻求变革。
   6月8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刘宇的书面辞职报告,其因工作调整原因,申请不再担任公司经理职务。辞职后,刘宇仍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
   同时,北汽蓝谷召开九届二十七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经理的议案》,同意聘任代康伟作为职业经理人担任公司经理,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履职。
      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在2020年年报里上曾表示:“我们失去了七连冠,但我们失去的只是皇冠,我们11年来积累的能力没有失去。今天是低点,也是转折点。”
   目前来看,销量数字依然在刷新“低点”, 注册资本 增幅超22% 的 北汽蓝谷能否迎来真正的转折点,我们拭目以待。

3. 北汽蓝谷去年投入研发费超15亿元,占营收6.55%

4月20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9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北汽蓝谷共投入研发费用15.45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6.55%。

报告显示,2019 年,公司实现销量15.06 万辆,连续七年保持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产品向上效果明显,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搭载“达尔文系统”新一代A级车型EU5获得市场认可,成为畅销车型。
此外,截至?2019 年底,公司累计申请专利4644项(研发人员人均申请专利 2.2 件)、授权专利2740项,授权发明专利611项,企业标准1855项、主导参与的已发布的外部标准38项。先后获得世界环保组织国际碳金总奖、世界电动汽车质量金奖、亚洲质量卓越奖、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国家级技术发明奖、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质量领军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北汽蓝谷去年投入研发费超15亿元,占营收6.55%

4. 北汽蓝谷为什么被注资

因为北汽蓝谷是北汽旗下分拆出来上市的新能源业务板块,故而反映出了新能源造车的巨大投入现状,才引起了很多人的特别关注。

事实上,新能源造车投入大于收益,已是行业现象,就以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来看,每年仅在研发上的投入在30亿至50亿元左右。要想通过卖车来回本,还需要时间。

再看世界龙头特斯拉,根据财报数据披露,其在2010年上市到2020年间,包含技术研发、厂房设备、营销管理等方面累计投入则超过2300亿元。

可以说,能够显露头角的新能源造车势力,均伴随着一定的亏损情况,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家的成本投入也会更多,资金需求会越来越大。

要说新能源造车势力比拼的是什么呢?是产品的未来市场空间,以及企业的成长预期。

那么,北汽蓝谷的优势在哪里呢?

先看产品的未来市场空间。如今北汽蓝谷在高端市场的当家产品是极狐系列(极狐阿尔法S和极狐阿尔法T为代表)。在这两年的市场检验中,极狐车的口碑算不错。在一些汽车专业媒体的测评中,极狐车的安全、续航和驾控性能可圈可点。

如果查阅一些正规行业奖项,我们也能发现极狐。在不久前的2021中国汽车安全大会上,极狐阿尔法S就得到了“2021中国十佳车身”和“2021中国十佳车身最佳材料”两个奖项。

最后,再看企业的成长预期。在这方面,北汽蓝谷的智能化转型可圈可点。

5. 由北汽新能源等四家企业领投 蓝谷智慧完成A+轮超3亿元融资

日前,北汽蓝谷子公司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公司已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3亿元。此次融资由北汽新能源、SK新能源(SKFS)、宁德时代和廊坊安鹏基金四家企业联合领投。
蓝谷智慧能源表示,该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一代产品的市场拓展、研发创新以及构建开放共赢的能源服务生态圈。
资料显示,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北汽集团旗下从事换电及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业务的企业。其业务覆盖智能换电站的研发制造与建设运营和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的溯源生产与租售运营。其中换电业务主要为出租车、网约车用户提供高效服务;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业务主要为各大赛事及应急充电场景提供保电服务,以及为全国各地外卖、快递市场提供电池包租售服务。

由北汽新能源等四家企业领投 蓝谷智慧完成A+轮超3亿元融资

6. 北汽蓝谷这半年:营收31.12亿,亏损18.63亿

(文/彭科峰) 日前,北汽蓝谷发布了2020年半年度报告。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实现营业收入31.12亿元,同比下降69.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63亿元,同比巨幅下跌2814.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5.40亿元,同比减少10.61%。

北汽蓝谷在报告中指出,2019年,子公司卫蓝投资(北汽蓝谷持股比例90.2%)受让北汽集团所持有的北汽(镇江)汽车有限公司的36%股权、受让镇江市汽车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北汽(镇江)汽车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的15%股权,收购完成后卫蓝投资持有蓝谷麦格纳51%股权,公司间接持有蓝谷麦格纳46.002%股权。由于合并前后合并双方均受北汽集团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因此本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故对比较财务报表数据和财务指标进行了追溯调整。
从这份报告来看,北汽蓝谷旗下的企业经营状况不太乐观。其中,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3.93万元,亏损2819.61万元。

北汽蓝谷表示,下半年公司将从营销力、创新力以及降本增效方面发力,比如加大ARCFOX 品牌车型的信息推广,建立全渠道业务开发体,推进对公业务市场等等。
车友头条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旗下的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累计销量为14700辆,同比下降77.44%。显然,尽管受疫情影响今年新能源市场一片寒冷,但作为昔日行业的领头羊,北汽新能源下半年也的确该加油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北汽蓝谷55亿募资,国内新能源汽车风向标你看懂了吗?

2020年,对于国内新能源行业来说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冰,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低迷不振,而外来的"和尚"特斯拉则开启了暴走模式,大肆收割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而火,则是国家层面将换电建设纳入新基建的范畴之内,同时延迟新能源购车退补的节奏,解决了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燃眉之急。

说到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里程焦虑一直是市场重点关注的对象。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国内新能源车企的竞争模式将续航里程提高到了新的高度,甚至与特斯拉等品牌势均力敌甚至是碾压,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受制于电池技术和原材料的局限性,目前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短时期内难以突破的瓶颈。
不知是蓄谋已久的巧合还是企业的前瞻视角,国内新能源汽车营销老大和销量老大,均在多年前便开始布局换电模式,蔚来汽车的换电站和北汽新能源汽车在北京出租车市场商业应用取得的出色成果,都证明了换电模式的可行性和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然而基础建设成本、缺乏统一标准、电池性能差异等问题,只有国家来出面才能摆平。
"内部福利"昭示换电市场大"钱"景
也就是在今年年初在国家两会期间,工业部正式将换电站纳入新基建范畴,而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龙头企业,北汽新能源的响应速度可以说首屈一指:8月3日,北汽蓝谷发布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募集资金不超过55亿元,募集资金投入的多个项目中包含"换电业务系统开发项目",这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

从公告上我们看到,募集资金重点投入"换电业务系统开发项目"。而且拟在全国范围内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广换电站建设,计划投放自营换电站82座,以山东、河北、海南等省份为主要市场,公司通过本次投放的自营换电站将与合作伙伴投资建设的换电网点共同服务市场客户。从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到北汽新能源的决心。
此外,另外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也是能够坚定我们对未来市场预期看好的点就是,此次北汽蓝谷的55亿的募资是"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用市场投资的视角来看,大家可以将这种募资方式理解为福利募资,换言之,这些股票是前景看好的潜力股,能够更大程度上带来投资回报和收益的股种。
"换电模式"将有助新能源汽车更好融入"内循环"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和中美两大经济体的贸易摩擦,已经成为全面关注的重要话题,而由此衍生出的问题,包括对华为的技术封锁和各种经济打压,在推动中国经济进入到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意识到了"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等硬实力的重要性。
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尤其是换电模式的落地,这些在资本主义国家"唯利是图"的发展眼光中无法完成的举措,在国内则可以由国家统筹布局,宛如2020年初国内疫情爆发初期,国家迅速开启防疫战疫模式,调动所有资源高效快速的打赢了这一仗,相信新能源换电模式的这场硬仗,也能迅速的取得出色的"战果"。

在换电模式的落地过程中,我们相信,不论是作为造车新势力的蔚来汽车,还是拥有国企背景并且耕耘新能源领域10多年的北汽新能源,都能够凭借其换电模式在国内多年的探索和尝试,为国家这一轮新基建过程中换电模式的落地过程中提供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的经验。
市场经济是一张无形的大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行业的走向,而对于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国内市场,国家既给予了市场充分自由的竞争空间,同时又对市场进行积极的调控,帮助市场进行良性的发展。而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将再次展示出体制的优越性,让这一轮新基建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进入蜕变期。笔者相信,对众多国内新能源车企来说,北汽蓝谷的55亿内部油碟,吹响了换电模式的冲锋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北汽蓝谷55亿募资,国内新能源汽车风向标你看懂了吗?

8. 2020车企一季报之北汽蓝谷 净亏4.31亿元同比降2141%

4月30日,北汽蓝谷发布2020一季度报告。据北汽蓝谷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7亿元,同比减少53.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31亿元,同比下降21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4.77亿元。
对业绩下滑原因,北汽蓝谷表示主要系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销量同比下滑所致。
同时,北汽蓝谷还发布了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半年期业绩: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公司累计净利润将可能继续亏损。
市场销量方面,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4万辆,同比下滑56.4%。北汽新能源一季度累计销量9000辆,位列新能源汽车市场第3位。3月份北汽新能源销量5992辆,同比相较前两个月实现大幅增长,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北汽蓝谷的生产经营已经开始逐步复苏。
产品方面,北汽新能源EX3、EU5、EX5、EU7等主销车型得到进一步市场增长,ARCFOX品牌首款量产车ARCFOX α-T开始接受预订,将于今年8月量产年内正式交付。不仅如此,研发方面2020年一季度北汽蓝谷研发费用支出1.32亿,同比增长88.69%。
2020年一季度,北汽新能源在产品平台、核心技术、站点建设和商业运营方面也有了初步规划,截止2020年一季度末,已实现北京、厦门、广州等15个城市,运营换电车辆约1.7万辆,建设换电站203座。同时,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北汽蓝谷等新能源汽车行业在2季度的发展或将呈现出缓慢增长态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