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都有哪些考点?

2024-05-04 05:56

1. 经济学原理都有哪些考点?

微观:价格、无差异曲线分析、机会成本分析、几种产品市场的短期与长期均衡、边际分析法、要素市场、博弈论。
宏观:国民收入核算、消费与储蓄、乘数原理、IS-LM曲线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以及IS-LM曲线的影响、AD-AS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全要素生产、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经济学原理都有哪些考点?

2. 《经济学原理》的考点是什么?

不知你参加的是什么级别和类型的考试?不同的考试有不同的考试侧重点:比如同等学力考试注重对西方经济学中原理的公式考察,博士考试侧重对完整的经济学原理的分析和应用。具体地说,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经济个体的行为,但所谓经济个体是相对于整个宏观经济而言的,不是狭义上的经济个体。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从微观经济主体来讲,主要分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在研究微观经济的时候有二个概念不可缺少:边际成本(效用)以及机会成本。边际成本(效用)是指你每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所消耗的成本(或所得到的满足感)。机会成本是指你为了得到某样商品所放弃的另一样商品的成本。
用来解释消费者的行为的最主要理论是效用论。所谓效用就是指你每获得一样物品时,你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在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时候,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极为重要。简单来说就是,一样东西获得的越多你所从中得到的满足感越少。用来表示效用论的图形是在一种物品为X轴另一种物品为Y轴的坐标系中向右下方倾斜的凸向原点的一条曲线。用来表示随着一个物品获得的增多,另一种物品消耗的随之减少。除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外,研究消费者行为的还需要用到成本约束线。看一下图片那条直线就是成本约束线,而那些不相交的曲线就是效用线。成本约束线和效用线的切点是最佳点。
从生产者角度来讲,边际成本递减体现在边际技术替代率上。边际技术替代率和边际效用替代率相似我就不多解释了。
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构成了供给和需求曲线,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就是市场的均衡点。
微观经济学的福利经济学里有一个帕累托最优的概念,帕累托最优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
下面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收入、通货膨胀与失业以及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问题的。
宏观经济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IS-LM模型(这个模型是基于凯恩斯的需求决定论的假设以及价格刚性的假设):主要讲述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的关系。IS曲线表示的是产品市场达到均衡也就是说在产品市场上供给等于需求。LM曲线表示的是货币市场达到均衡也就是说在货币市场上实际货币供给等于实际货币需求余额。
放松价格刚性的假设后就会产生AS-AD的模型,AS-AD模型讲的是总供给和总需求。总需求是由IS-LM模型导出,是加入价格因素后总需求(包括货币需求和产品需求)的变化。总供给(AS)是通过劳动力市场的来推出的但是就其本身来讲还存在较大的争议。
以上主要研究的就是国民收入变化的问题。
在AD-AS曲线中,引入了劳动力和价格的问题。劳动力和价格构成了失业和通货膨胀的问题。先从通货膨胀来讲。通货膨胀的类型按成因分主要有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以及输入型。按照程度分主要分为温和的、奔腾的。再从失业角度来看。关于失业问题有一个很重的定律就是奥肯定律: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这种关系并不是十分严格,它只是说明了,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原因可能是产量的增加是通过工人加班加点来达到的,而非由于增加就业人数;也可能是社会增加了第二职业人数,从而使就业量小于产量增加的百分比。
失业的分类有很多种,其中自然失业率这个概念很重要,即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供求力量自发发挥作用情况下应有的并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研究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是菲利普斯曲线:简单来讲就是高失业率与高通胀率成反比关系。菲利普斯曲线除了传统的以外还有长期的以及附加预期的。作为了解即可。
最后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问题:
经济增长主要有几个概念:
索罗剩余、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索罗剩余是一个基本概念,主要是讲经济增长中除了人口和资本的增长以外剩下的那部分的贡献。用公式表示就是:
ΔA/A=ΔY/Y-Δk/k-ΔN/N.
而新古典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差别在于是否将技术作为一个内生变量的问题。
关于经济周期问题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讲的不多,主要是将一个螺旋上升的态势。还有几个比较有名的经济周期的研究。

3. 经济学基础知识

Q = LK = (3000 - 2L)L = .5* 2L * (3000 - 2L) <= .5 * 1500^2 = 1125000
L = 1500/2 = 750, K = 1500

C = 2L + 800/L = 2(L + 400/L) >= 2(2*400^.5) = 80
L = 400/L, L = 20, K =40

经济学基础知识

4. 经济学知识

1、对于出名画家,市场上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而不出名画家数量众多,产量也众多,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需曲线可知其价格必定低于出名画家。
2、央行提高存款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是减少流通中的货币数量,降低通货膨胀的压力。这是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表现。提高银行存款利率,首先可以减少居民手中的通货数量,其次,可以对房地产等投资项目形成一种抑制,降低CPI压力。国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银行所能对市场提供的贷款数量减少,这样就会减少由于信贷和货币乘数效用创造的货币数量,达到减少流通中货币数量的目的。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持续高涨的CPI,国家目前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是价格稳定。但是国家稳健的财政政策势必会降低GDP增速。
3、管理就是使工作标准化,使管理过程自动化,因而管理的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防止失误的发生。管理是一个控制过程和结果的行为,通过对过程中失误和误差的管理,来达到控制结果的目的。
加强自我管理,首先要做到过程的控制,即控制自己在做事的过程中尽量按照计划进行,减少随意行为的发生,其次要做到对结果的控制,记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使得事情的结果尽量向着好的一方面发展。
4、两者不矛盾。在一个组织中,组织和个人是可以共存共荣的,个人的发展可以促进组织的发展,同时组织的发展也可以为个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
两者是可以统一的,当个人和组织有同样的目的时,两者就是统一的。

5. 经济学基本原理

百万美元一本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归纳出经济学十大原理。这十大原理是: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表明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条件下的选择问题。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机会成本。 3、理性的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法。 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经济学分析的背景——制度决定人们的行为,要用制度来引导与约束人们的行为。 这四条是关于个人如何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市场经济的组成单位是个人,个人有决策(做出选择)的自由。个人组成整体。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个人行为。这四条原理说明了如何研究个人行为。 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是交易关系,这种关系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贸易是双赢的,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都如此。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看不见的手”调节每个人的经济活动,“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市场机制调节是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经济需要法治,同时市场也有失灵。政府的作用是补充市场机制之不足。 这三个原理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也是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述的问题。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决定一国整体状况的是其生产能力,这是分析整体经济的中心。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现代经济是货币经济,货币与物价的关系是经济学家一直关注的。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这是短期中整体经济的中心问题,也是政府调节的难点。

经济学基本原理

6. 经济学相关知识

效用最大时有:
MUX/PX = MUY/PY
即 20-x = (30-2y)/2
此外,由收入约束可知:
X*PX + Y*PY = I 
即 x + 2y = 20
联立方程,得:
x = 10, y = 5

7. 经济学知识

郭敦顒回答:
某厂商的成本函数是STC=Q的立方-6Q的平方+30Q+40
即STC=Q³-6Q²+30Q+40
利润最大时,则求导并为0,于是有
STC′=3Q²-12Q+30=0,判别式:b³-4ac=-216,
所以,此法本题无解。用逐一列表计算比较法求解。
设产品价格P=P1=66元时利润总额R=R1,价格P=P2=30元时利润总额R=R2
某.厂商生产量、成本、产值与利润或亏损状况分析计算结果比较表
Q   STC   P1    QP1   R1   P2     QP2    R2
1      65   66     66     1    30      30   -35
2      84   66    132    48    30      60   -24
3     103   66    198    95    30      90    -13
4     128   66    264    136   30      120    -8
5     165   66    330    165   30      150   -15
6     220   66    396    176   30      180   -42
7     299   66    462    163   30      210   -89
8     408   66    528     80   30      240   -168
9,   553   66    594     41
10    740   66    660   -80
11    975   66    726  -249
12   1264   66    792  -472
(1).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及利润的总额
按上表计算列出的结果,利润最大时的产量是6件,利润的总额是176元。
(2).如果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导致产品价格降为30元,由此厂商是否会亏本,为什么?最少
按上表计算列出的结果,产品价格降为30元,由此厂商会亏本,最少亏本8元,在生产4件时。
(3).厂商在什么情况下会停止生产?
.厂商在生产9件以上时会亏本,如果不准生产10件以下时.厂商会停止生产。
说明(评价):
1,逐一列表计算比较法是进行经济分析常用的而且是细致的方法。
2,此题的状况与大量的实际状况有极大的差异。

经济学知识

8. 经济学常识

同比
  同比("相同时期相比"的简称)发展速度主要是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用以说明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如,本期2月比去年2月,本期6月比去年6月等。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这个指标,如某年、某季、某月与上年同期对比计算的发展速度,就是同比发展速度。   同比计算公式=本期发展水平/去年同期发展水平×100%   同比增长率=(=(本期发展水平-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去年同期发展水平×100%
 环比
  环比分为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和年环比。   环比发展速度是以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对比(相邻期间的比较),所得到的动态相对数。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变动程度。如计算一年内各月与前一个月对比,即2月比1月,3月比2月,4月比3月 ……12月比11月,说明逐月的发展程度。   环比计算公式=本期数据/上期数据*100%   环比增长率=(本期数据-上期数据)/上期数据*100%
消费物价指数英文缩写为CPI,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同比和环比 都是cpi 的有效统计方法 是为了了解特定时间内该指数的变动状况。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