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席地而坐》获得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它为什么能够获得?

2024-05-05 22:11

1. 《大象席地而坐》获得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它为什么能够获得?

胡波导演的《大象席地而坐》在金马奖上获得最佳剧情片大奖。该片因为导演胡波的自杀而备受关注。目前,电影《大象席地而坐》已经可以网络观看,版本为230分钟的导演剪辑版。这部电影的真容也最终曝光,每位影迷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大象席地而坐》。

观看之前,对《大象席地而坐》并没有多少期待。如果说把它列为本届电影节上我的必看片,原本也是出于好奇,想通过这部已成人生绝响的作品,找到解读胡波内心世界的线索。然而,这部电影之好,大大超出了我的心理预期。

基于过去的经验,在没有看片之前,我想象的《大象席地而坐》,跟绝大多数参加青年论坛单元的中国独立导演作品一样,会是部晦涩沉闷的文艺片,会是重形式轻内容、重意念轻故事且节奏缓慢之作。但是,这部电影出乎意料地会讲故事,引人入胜。近二十年来,我唯一看过近乎四个小时的电影,算是目前为止,我看过最长的剧情片,算是一种新记录。虽然《大象》以单机位的长镜头完成,由其北京电影学院同学范超担任摄影师,但是本片改编自小说,单一主角扩展成四位人物的,剧情非常的有丰富而张力,几乎没有的多余的镜头,随着镜头进入四个人物交叉的内心故事溶成一部巨作,绝对近十年来大陆不可少的代表电影(不是因为本片是胡波导演的遗作,而是本片绝对是个大陆少有具有寓言性又深度的好电影,虽然电影有些灰暗颓废近乎绝望,但结局是温暖正面的)。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只满州动物园席地而坐的大象,它像是一种乌托邦,心中的一种梦想。
r如果喜欢小编的话记得留言点赞哦!

《大象席地而坐》获得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它为什么能够获得?

2. 《大象席地而坐》获得第55届金马头奖,应该如何欣赏这部影片?

电影《大象席地而坐》最初的剧本名为《金羊毛》。
“金羊毛”(The Golden Fleece)典出希腊神话:珀利阿斯(Pelias)篡夺了同母异父的哥哥、伊俄尔科斯(Iolcus)的国王埃宋(Aeson)的王位;多年后,埃宋的儿子伊阿宋(Jason)要求叔叔将王位归还于他,但珀利阿斯却命令他先去科尔喀斯(Colchis)带回金羊毛。伊俄尔科斯位于爱琴海之西,科尔喀斯位于黑海之东,海、陆危机四伏,加之金羊毛又由好战自负的科尔喀斯国王和一条不眠又永生的巨蛇 [1]看护着,可想而知,此乃不归途。

而伊阿宋召集了几十位希腊英雄,一起搭乘阿尔戈号(Argo [2])开始了寻找金羊毛的漫漫征程——据此,有经典史诗《阿尔戈英雄纪》(Argonautica [3])流传至今。这是读者再熟悉不过的西方文学传统里的英雄探险(quest)故事了:一位年少的英雄,通常在故事伊始还未成长为英雄;一个把英雄派去冒险的家伙,通常巴不得英雄快点死掉;一个艰巨的任务,通常关乎某件圣物;一个遥远的目的地,通常有各路boss蠢蠢欲动……到了现代,经典架构里的英雄们早已跳脱出了文学的范畴,活跃在电影、音乐剧、漫画、游戏等各种创造性媒介里。
若要尝试拆解电影《大象席地而坐》

韦布(彭昱畅饰)就是探险故事里少年英雄。尽管这个高中生看上去跟传统意义上的“英雄”相差甚远,但《阿尔戈英雄纪》里的伊阿宋,绝非超人类的、神化的英雄。他既无扛鼎之力,也无过人智慧,更非正义的化身。他时而胆怯,时而迷茫,最终夺得金羊毛靠的还是爱上他的科尔喀斯国王之女美狄亚(Medea)施法让巨蛇睡着。至于美狄亚为什么爱上他,纯粹是因为小爱神厄洛斯(Eros)朝她射了一箭。
同名小说《大象席地而坐》完成于2016年9月,在剧本《金羊毛》亮相同年7月的FIRST创投会之后。小说全文不到六千字,以第一人称写就,“我”就是电影里的于城(章宇饰),而韦布、黄玲、王金这三组人物并未登场。

“我”睡了朋友黎凯(在电影里,黎凯是韦布朋友的名字)的老婆,被黎凯发现后亲眼目睹了他跳楼。为避风头,“我”去了台湾,联系上了“我”一直求而不得的女人,邀她一起去花莲看个东西。“那是我听过最好玩的事,一头大象坐在动物园里,每天坐在那。”她没有答应,最后“我”自己一个人去了。“我”翻过了围着大象的栅栏,想搞清楚它为什么一直坐在那儿,“但它用鼻子勾了我一下,力气真大,然后一脚踩向我的胸口。”
有理由相信,胡波在“我”这个人物的塑造上倾注了他本人的生活和周遭世界的一部分——比如,“我”在缺钱的时候,就会联系朋友拉我去剧本讨论会,随便出点主意;“我”给求而不得的女人支招去说服非要自己写剧本的作家;胡波本人到过台湾参加金马电影学院;最重要的是,胡波自己在评价这篇小说的时候,说道:“写完这篇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一个阶段的创作有点成果了。这个小说对我自己很有意义,就是,我已经彻底否定自己,之后可以走出自己,去写他人的故事了。”

3. 没有华丽的演员阵容和知名导演的《大象席地而坐》,靠什么斩获了金马最佳影片?

《大象席地而坐》出人意料的拿下了金马奖的最佳剧情长片奖,也算是圆了已故青年导演胡波的一个梦。这部“丧气”极重的电影凭什么能够击败大热的现象级作品《我不是药神》和人气爆棚的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呢?难道金马奖评委都是吃干饭的,或者是为了给死者胡波一丝安慰?我认为都不是,《大象席地而坐》能够蟾宫折桂还是因为自身足够强大。

《大象席地而坐》这个片名非常有意思,会让人过目不忘。当电影在柏林电影节赢得最佳处女作奖提别提及奖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部电影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意义。那么这部电影究竟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大象席地而坐》中的大象是指满洲里有一头大象,能够席地而坐。有着一种超现实的宿命感,而电影海报中若隐若现的大象身影也足够贴合电影的主题。我们都知道电影是跟随在文学后面的跟屁虫,文学的潮流往往会影响电影电视剧的创作。当后宫小说泛滥的时候,电视上也充斥着皇宫嫔妃的胭脂水粉。同样的,《大象席地而坐》改编自胡波短篇小说集中的同名短篇,讲述的是关于“失败丧气的生活”。

就像有的导演生来就是为我们讲述生活的美好,自然也会有导演会有深究“这生活为什么会那么操蛋”的天赋,胡波就属于后者。电影中的四位主人公都经历了荒唐的一天:于城因为和朋友的女友偷情,导致朋友跳楼自杀;备受父亲嫌弃的韦布为了帮助朋友,误推霸凌者跌下楼梯;黄玲面临着亲情和爱情的双重打击,内心备受拷问;被女儿赶出家门,却不愿住进养老院的王金。他们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无法再继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逃离这个城市。

他们最终选择了同一个目的地——满洲里。因为他们听说那里有一头席地而坐的大象,这里的大象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但是他们同时也都明白,即使到了满洲里,见到了大象,也改变不了什么,梦想的新生活也不会到来。于城依然孑然一身,韦布依然得不到父母的欢心,黄玲还会面对大家异样的眼光和背后的指指点点,而王金,依然进不了女儿的家门。

“满洲里的大象”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存在,成了他们内心逃离现境的理由,所以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前往满洲里的汽车。没人给他们希望,他们自己也看不到任何希望。只是在他们半夜下车,在昏暗的车灯前踢毽子的时候,他们得到了短暂的快乐,那是从来没有过的欢愉,也是这部电影仅存的一点希望之光。

此时,大象嘶鸣而至,他们的欢乐也戛然而止。
很多影评人评论说“大象的嘶鸣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这是一部绝望中可以看到希望的电影”。我并不认同。我认为大象的嘶鸣更像是他们生活的警钟,即使能够得到短暂的欢快,还是要直面这血淋淋的生活。
大象席地而坐,就在那里不言不语。
这操蛋的生活,无处不在无法逃离。

《大象席地而坐》虽然投资很小,镜头感也偏现实主义,正是这种现实主义,才能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生活的无可奈何。整部电影不能分开来看,少了任何一段都无法延续这种“丧气至极”的风格,这大概也是胡波至死也不愿意将电影剪辑成两个小时版本的原因吧。

任何事情如果做到极致,肯定会成功。《大象席地而坐》大概也是如此,才能斩获金马奖最佳影片吧?

没有华丽的演员阵容和知名导演的《大象席地而坐》,靠什么斩获了金马最佳影片?

4. 怎么评价电影《大象席地而坐》?

“我一直在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在此处,并在荒原里寻找可以通向哪里的通路,并坚信所有的一切都不止是对当下的失望透顶。”


——胡迁
人生是片荒原。
北京时间2月24日凌晨,胡迁遗作《大象席地而坐》获得柏林电影节影评人费比西奖。此消息让我于混乱中醒来,一丝慰藉,更多的是悲哀,无头苍蝇一样的悲哀。第一次得知此人是一则死讯,这也恰恰是可笑之处,看吧,不得不说死亡是最好的催生剂。而后下单,购买此人的小说集《大裂》,混乱,恶臭,虚无,死亡,你所能想到的任一一个负面的词汇都能从中找到应证。要知道语言是具有欺骗性的,对于人来说语言最重要的作用之一便是欺骗——欺骗自己,有人用来麻痹自己生存,有人用来告诉他人希望,而作者本人大抵是真的不想活了,告诉自己最现实的真相,这样的结局不是喜剧就是死亡,我想最后也是死亡。
当死亡套上那对世界的操蛋还心怀不轨的大脑时,无人知死亡者的感知,但旁观者往往蜂拥而至。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所有一切都不止是当下的失望透顶“,人生是片荒原,所有心怀不轨之人都在混乱,泥泞中前行,彼此相望,寻找着自己编织的”大象“,却不得始终。”最后一根稻草“往往伴随着死亡,有的人长的瘦,于是死的比较快,有的人生的胖,所以拖得比较久,胡迁恰恰是个瘦子,所以死了,操,这得警醒,我也是一个瘦子。不过写于此,我又觉得他是幸运的,死亡总会来的,而死的人用最后一个动作将自己催生,如果不是死亡,片方将不会妥协,如果不是死亡,自己得不到保全,如果不是死亡,我也不会知道他。呵,失望是种好东西啊!我笑了,我在此深深的恶意,实属不该,没人知道如果之后。世界操蛋于此,要用死亡来警醒,借一句他的常用语来表达:”CTMD“

好了,望天堂安息,哦,对了忘了,不轨之人只有在地狱。

5. 怎样评价电影《大象席地而坐》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8dpPs5dWuVB3EzhqszIV9Q
 提取码: jnam       
《大象席地而坐》是胡波(笔名胡迁)执导的剧情片,由彭昱畅、王玉雯、章宇、李从喜主演,于2018年2月16日在德国柏林电影节放映  
 
该片以胡波的同名短篇小说为蓝本,讲述在一座并不发达的河北小城中,四个陷入人生困境的底层小人物寻求救赎的故事。
该片获得第68届柏林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华语电影

怎样评价电影《大象席地而坐》

6. 如何评价电影《大象席地而坐》?

这个世界无论怎样,我们都可以原谅天灾,但不可能原谅人祸。 ——《你来人间一趟,一定要去看看太阳》01记得之前郭敬明在一个节目中说的一句话,他说:“你可以永远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它的存在。你可以讨厌你自己讨厌的东西,但请允许别人对它的喜欢。”当时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后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想起小时候如果不懂事,大人们会说“都是小孩子嘛,没必要和孩子计较。”但长大后不懂事,难道别人还会说:“刚成年,再长大几年看看吧。”那现实就会告诉你永远没有人会等你长大,一切结果的最后都得自己去承担。所以成长就像建筑,底层的基本构造和选料绝对马虎不得。就如我们只有一次次的自我约束,一点点的不断学习才能算做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近几年来,不知道是网络的发达,还是自己之前的圈子太小。有时候拿起手机就经常能看到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推送出来。我也愿意一直相信美好,但我不能假装没有丑恶。就像东野圭吾在他的作品《恶意》中说的:“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前两天,有关马思纯的状态上了热搜,以前对她的印象是美丽大方,快乐可人。但最近她在一个真人秀节目中提到自己上学时的经历,谈到接戏标准,她坦言自己只是喜不喜欢那个角色,如果喜欢她就倾尽全力的去争取,希望能和剧中角色一样放肆、叛逆,而这一切只是为了弥补她过去的青春。她回想自己小时候经历的校园欺凌,虽然之后在其他同学对老师的反馈下,这个伤害过她的女生给她道歉了,但又能怎么样,而且那个女生之后还补充到:“我都已经道歉了,你还哭什么。”而她的父母对待这件事也只说:"不用去理会,你只需要努力过的比她好。"这件事就只在“表面”上过去了。可这种伤害怎么可能轻易的过去,因为这样的经历也造成了她敏感脆弱的性格。即使她努力赢得金马奖以后,她也依然怀疑自己。可想而知,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除了背负生活的压力之外,还有一道时刻害怕复发的伤疤,谁又能做到淡定和从容?有人说,要感谢那些伤害我们的人;伤害就是伤害,没必要为此找借口。记得马东和蔡康永在《奇葩说》里的两句对话。马东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蔡康永说:“那不是原谅,那是算了。”就像她的这种例子,应该还有很多,只是许多人都选择了做沉默的大多数。当然这是每个人的选择,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楚人生来都不应该是被伤害的,而是应该被爱的,去爱的!在生活中,我们也不可能和所有人都合拍,都臭味相投,都志同道合。但如果我们真的不喜欢就不要去将就着去刻意相处,因为不舒服的相处是没有任何必要的,也是很糟糕的。在职场中,遇到和我们气场不合的同事,如果我们只是去工作,而不是交朋友的心态,我们也可以解决大部分人际关系的困扰。但无论怎么样我们都不能去随便评价一个人,无论这个人是谁,做好自己的事。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的经历,你更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同样刺痛别人也并不会让自己得到快乐。02同学小王,性格和顺,在同事眼里,是出了名的老好人,她努力的和公司所有人都搞好关系,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渴望和他们都可以像朋友一样,所以,大家每次一旦有什么琐碎的事几乎首先想到让她去做,她也是不带拒绝的尽力而为,因为这样,有好几次,她为帮别人做事而耽误了自己的工作进程,之后的她还是一如往常,火急火燎的帮助着别人。记得,之前家里人就叮嘱她:“出门在外,要跟人好好相处,有什么事,多担待点。”正因为如此,她努力的关照着每一个人的感受。之后,当自己的工作任务多了的时候,她有点自顾不暇,实在是没有精力和空闲去帮助别人,可同事已经习惯了她的有求必应。如今遭到了拒绝就很是不满。都说她摆架子,为人小气,这点小事,明明是举手之劳,都不愿意办。更过分的是有好几个同事联合起来排挤她,对她各种冷淡。为了缓解和她们的关系,之后她又硬着头皮,继续帮她们做事,然而她们就有了更多的要求,形成了恶性循环。之前在文章里看到杨绛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她说:“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些脾气好的人都在受气,善解人意的都在体谅,会照顾人的都没人照顾,会哭会闹的有糖吃,那些懂事的人反而没人心疼。”我们都知道懂事、迁就、委屈自己,所换来的不仅不是心疼,而是更理所当然,是更不被重视。莎士比亚曾说:“良心使我们变成了懦夫。”善良的人,总是习惯退让;善良的心,总是特别柔软。在友情里如此,在爱情里亦然。善良的人总是想着再等等,有可能是自己的付出不够,总是在自己的的身上找问题。可是,没有防备的善良也让我们变成了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软柿子。我们如果不懂得拒绝,渐渐地,请求变成了要求,要求就会变成苛刻。最终善良的丝,织成了缚住自己的茧。

7. 如何理解电影《大象席地而坐》?

大象席地而坐,或许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压抑的电影,不是简简单单的四个人生活的影像,透过电影本身,从四个人的身上与心理,折射出的是,平凡人在现实生活中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绝望,向死而生。


你知道吗,这部电影的导演胡波,于2017年自缢身亡!在2018年,大象席地而坐获得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且最终入围最佳新导演奖 。可以说,这是一部用永恒的生命捍卫过的电影,沾染鲜血,也淋漓尽致的述说世间之绝望。


胡波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不是因为他的死亡,而是因为他的履历。他写过多本小说,《牛蛙》、《大裂》;他生活的单调,喝酒但不醉,抽烟很猛,黑白灰衣服常备。天才都是寂寞的,孤独的,而孤独与寂寞,往往最易让人感受到现实的真谛,更激发人对于心底那份美好的执念。我相信,大象席地而坐便是这样。

在不发达小城,所有人都过着普通平凡而琐碎的生活,被这世俗所羁绊。但是有四个人,他们受不了了。少年韦布被家人骂,误伤弟弟准备跑路,混混于成睡了好朋友媳妇,好朋友跳楼了,他害怕,也准备跑路;老人家王金要被儿女送去养老院,可是他不愿意去,也准备 跑路;少女黄玲一向与妈妈相处不好,绯闻又传遍学校,他受不了了,也准备跑路。四个准备跑路的人,机缘巧合之下,跑到了一起,因为,他们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都准备去满洲里去看席地而坐的大象。


看明白了吗?这首先是一个关于跑路的故事。跑路是什么?跑路是逃离现实。为什么逃离现实?因为现实让人作呕,让人绝望,让人压抑,让人看不到光。你看看这四个人,从少年、青年、老年,几乎是代表了社会所有的年龄层段的人,他们的唯一想法,是逃离,逃离这个小城,也是逃离现实。而逃离的人,恰恰是苏醒的人,是不愿意继续混在这绝望世间的人。而不曾逃离的人,是沉沦的,是没有勇气的,也是被同化的。可悲,可叹。


满洲里,又是什么?因为有大象,会席地而坐?不,这只是一个梦想,是逃离现实的人们希望到达的地方,希望拥有的生活,希望不同于现在的梦想。
逃离现实与追求梦想,恰恰是本部影片所要表达的核心;而逃离现实,意味现实丑恶难以生存;追求梦想,意味梦想难以实现。残酷,残忍。
整部影片用昏暗的光线,模糊的影像,纪实的手法,没什么特殊意思的剧情,家长里短,琐碎连篇,却道明了每个人,或表现在外,或隐藏于心的想法。

你知道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说真话;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追去真善美;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光明伟岸;很多时候,我们必须不畏艰难,克服万难,积极乐观,敢于挑战;我们不能看到绝望,即便看到也不能跑,要勇敢,绝处逢生;我们也忍受琐碎的难受的生活现状,这是上天给我们的挑战,早晚有一天,你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世界是美好的,生活是幸福的,一切都该珍惜。这是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这个社会强行赋予我们的责任。


当有这么一部电影,告诉你,现实很绝望,绝望你就跑,去追求梦想。当然,满洲里是去不了的,大象是看不到的,梦想你也是追求不到的!
醒醒吧!醒醒吧!
不,你不能醒!很多人不希望你醒来!

如何理解电影《大象席地而坐》?

8. 如何评价电影《大象席地而坐》?

2017年10月12日,年仅29岁的青年导演胡波在北京的自杀身亡,为世人留下了即是处女作又是遗作的《大象席地而坐》。而他最后留给世界的遗书《大象席地而坐》无论是生前死后,都无法公开与大众见面,一直都是被禁的状态。这部电影被禁其实也不难理解,主要还是传达的主题过于绝望。
想起之前北京电影学院的苏牧老师谈起胡波的这部电影,说起《大象席地而坐》的主题跟《都灵之马》一样,传达了一种人生无路可逃的绝望。

电影讲述了四个不堪平凡生活束缚的人准备跑去满洲里看席地而坐的大象的故事。少年韦布被家人骂又误伤了弟弟准备去别处,混混于成睡了好朋友媳妇导致好朋友跳楼死了,又愧又怕的他也准备去别处;老人家王金不愿意被儿女送去养老院,于是准备去别处;少女黄玲困在满学校的绯闻里加上妈妈又不解自己,也准备去别处。我们听多了艺术家关于“生活在别处”的论调,但是别处真的有生活吗?难道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就可以破开人生的局限了吗?显然是不能的。去别处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对目前生活的一种逃避,可我们长到这个年纪,谁不知道,生活是无法逃避的,你所有的心事,所有的问题都和你的影子一样誓死追随,人生是无路可逃的。几个主角的人生绝不会因为去了满洲里看到了那传说中的席地而坐的大象就有所改变,前路上迎接他们的只有更多新的问题。就连那传说中的大象,也是因为它自己的问题才被迫绝望的坐在地上的。

《大象席地而坐》的被禁,其实是对文艺作品力量的一种敬畏。这样一部电影,从头到尾充斥这无法排解的绝望,这部电影的被禁,使我又想起《黑色星期五》的被禁,传闻在那首歌流传的13年里,有数百名听众在听过歌曲之后自杀而死,随后为了避免更多的伤亡,该曲被永久封禁。而大象被禁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因为不愿意观众沉迷于黑暗之中真的走了绝路罢了,毕竟那个拍出这部电影的胡波真的已经离开了人世。学生时代的我也曾因为看了小说《一地鸡毛》,被里面的琐碎和无望影响了很长时间。我们不得不承认,文艺作品确实有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可以在无形中影响到人的心境。

《大象席地而坐》无疑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对于胡波导演的遗作无法面世虽然感到遗憾,但我个人也不认同这样的电影真正面向大众随意传播。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