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古墓在那里?

2024-05-16 02:17

1. 伏羲古墓在那里?

伏羲,在中华文明的发祥史上被称作“三皇”中的人皇。“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三皇”人为贵。伏羲画八卦,作甲历,是中华民族文明人文文化的肇始者,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说到中华民族祖先,有个流行说法叫炎、黄二帝,中华民族为炎黄子孙。可有些民族不认同,如苗族等,他们就认为他们的祖先不是炎黄,而是蚩尤。河北涿鹿为历史上黄帝战胜蚩尤之地,原来建有“始祖堂”,又称“二祖堂”,奉祀炎黄二帝,后在这些民族及一些专家学者强烈主张下改成了“三祖堂”,将蚩尤增加了进去。但说到伏羲为中华民族始祖,这些民族都认同,乃至朝鲜、蒙古、越南等国也认同。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一元祖先。

伏羲生在哪里,葬在哪里?历史记载与现在地理名称对接莫衷一是。国内原来一些传为伏羲的遗迹记念地,都是后人的演绎指证,都不是那个时代的遗址,都无法证明伏羲其人其事是历史的真实。再加上传说伏羲为人首蛇身的荒诞,由此引发了在中国历史上伏羲是否实有其人的争论,既使主张有者也无法证明。

濮阳45号墓的发现,将伏羲的传说变成了历史。2015年,我赴北京参加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主办的会议,带去了我主编的《濮阳西水坡遗址——伏羲时代的社会画卷》,这部书在会上引起了很大轰动,被推荐到中国作家世纪论坛评为一等奖,我也因此被特增为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时任会长贾斌先生高度评价,认为濮阳遗址是目前发现的那个时代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伏羲文化的遗址。他激动地对我说,濮阳真正找到了人祖伏羲为历史人物的依据,伏羲文化原来植根于神话传说中,现在才算落根在大地上。

(三)

45号墓原件,现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摆放在首要位置,显要位置,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中华民族始祖遗骸中,45号墓主是最早也是唯一的一具。国家文物局1991年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写道:濮阳西水坡遗址“是国内新石器时代考古的最重要发现”:。大家知道,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发端时代,“最重要的发现”很明显是针对的这个时代国内所有发现而言的。这些都说明着45号墓和墓主国家认可的唯一性和文明肇始性。

(四)

一些年来,我们不断研讨“中华第一龙”文化,“中华第一龙”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呢?是《易经》文化。

1.三个样式

说到“中华第一龙”,许多人都认为只是鳄鱼蜥蜴状。其实,鳄鱼蜥蜴状仅是其中一种,即第一组蚌塑在45号墓中陪护墓主人的那种。除这种外还有两种,即第二组蚌塑的鹿头蟒蛇状和第三组蚌塑的登天状。就是说,“中华第一龙”不是一个样式,而是三个样式,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华第一龙”本体和文化特征的复合内涵。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第一组中的蚌塑龙说明龙能潜渊、能巨、能屈等特点;第二组中的蚌塑龙和虎鹿等蝉联,身尾隐联于群体蚌塑组合之间,说明它能伸、能细、能幽、能长;第三组中的蚌塑龙说明它能腾飞登天。

在中华本源文化中,“三生万物”,三是生数。生,从而生生不息,这是《易经》的坐标指向。

2.天地人的合一

这三种“中华第一龙”样式实际上演示着地、人、天三界的形态,如果将蚌壳组塑的编号顺序倒过来,那就是天、地、人三界合一的形态。45号墓中龙又可代表天,虎代表地,45号墓本身也演示着天、地、人的合一。现在,我们不是在热谈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吗?“天人合一”是“天地人合一”的简称,原创的源头就在濮阳。

3.中华第一龙与变

天上龙、地上龙、人间龙,三个龙样式不一样,但都叫龙,在龙这个名称下合一了。但合中又有分,又有变,“中华第一龙”在天、地、人三种不同环境中,变化成不同的样式,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具有着不同的使命。在地,它是天上苍龙星图的复印件,呼应着天象变化的自然;在人间,它团结联合虎、鹿、凤等,共同为石斧代表的国家政权服务,并甘愿垫底;在天,它驾驭风云,助人腾飞。“中华第一龙”会变,会与时演进地变!

变,这是《易经》最本质的真谛。

“中华第一龙”,是中华民族演绎时变哲学真谛的鼻祖。

4.中华第一龙与《乾卦》

《易经》的本卦为《乾卦》,《乾卦》有七个卦象:(一)潜龙勿用;(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四)或跃在渊,无咎;(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六)亢龙,有悔;(七)见群龙无首,吉。

这七个卦相实际上是在演示“君子当自强不息”的过程。“潜龙,勿用”,君子就是龙,在他年幼体能无力介入社会时,就是“潜龙”,就要甘为“潜龙”,不要不自量力强出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长大了,介入社会独立担当了,要想干成事,就必须让有权势的人提携保护,请本事大的贤才辅助,有了这些大人“利见”,就有了资本。但仅此还不行,“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自身还要具有一个好的素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时时刻刻谦虚谨慎,只有这样的君子,在“利见大人”之后,才能“厉,无咎”。不但在平常情况下无咎,即使“或跃在渊”,就是跃入大风大浪之中,也“无咎”。事业就是这样兴旺发达起来。“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事业达到了鼎盛,大大超越了同类,在此情况下怎么发展?又一个“利见大人”,就是说要依靠更高层次或新领域里的权势人物提携保护,要有在此层次或领域的专家学者贤才辅助。否则,“亢龙有悔”,如果自以为了不起,刚愎自用,就会将事情办砸,就会“有悔”。“见群龙无首,吉”,将天下一切俊杰都团结在了自己周围,谁也不比谁水平高多少,遇事集体商量,民主决策,就一切皆“吉”。

稍加分析就可看出,《乾卦》这七个卦象主脉是以龙形象来演示的,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为第一卦,是“潜龙”,第二组为第二、三、四卦,是人间龙,第三组为第五、六、七卦,是“在天”龙。这和“中华第一龙”的三组蚌塑非常契合,其卦象内涵也同“中华第一龙”三组蚌塑内涵极为一致。我们可以说,“中华第一龙”的三组蚌塑内涵就是《乾卦》的实物演示,是对“君子以自强不息”干事创业方略与时演进而变化的哲理性演示,《乾卦》就是对“中华第一龙”三组蚌塑的文字解读。“中华第一龙”遗址的三组摆塑,就是《易经》肇始最古老的沙盘。

5.以人为本与中华第一龙

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原创理论其积极一面不仅是崇尚自然,更有改造自然为人服务的另一面。这种理论将天、地、人称为“三才”,“三才”人居中,人为贵。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中国先哲说法。

于此,“中华第一龙”在6500年前就作出了形象演示。

在45号墓组塑中,人居中,体长1.84米;龙居东侧,长1.78米;虎居西侧,长1.39米。天龙、地虎、和人,被称为“三才”,“三才”人居中,龙虎护佑,人为贵。在第二组蚌塑中,龙蝉联虎、鹿等为一大联合整体,中间耸立表示王权的石斧,说明着人是它们的统治者,它们都在为人服务。第三组人骑龙在天,虎和凤等护佑。这样的三组摆塑,将人本理论演示到如此范围,这在人本理论的发展史上绝无仅有。

当然,三组摆塑中的人身份是王,是帝、皇,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公民大众,其以人为本的内涵和现代以人为本的理念无法完全等同。但在天、地、人三界中,他是人的代表,于此,就和那些鼓吹“顺天承命”的抱瓮灌园庸腐的“大师”划清了界限。

(五)

西水坡遗址的《易经》文化不仅体现在“中华第一龙”身上,更整体体现在这一墓葬摆塑中。45号墓中的天、地、人内涵诠释着“三生万物”,也同时标示着“太极生两仪”,东南西北的四个殉童被称“四季神”,又标示着“两仪生四象”。第三组蚌塑人、龙、虎、凤组合又是一个“四象”演示。《易经》八卦文化在历史上有一个发展过程,第一阶段为“太极生两仪”,第二阶段为“两仪生四象”,第三阶段为“四象”生“八卦”。45号墓的摆塑和四季神形象共同演示着墓主时代“八卦”已演进到了“四象”阶段。

(六)

45号墓中的龙、虎蚌塑经冯时研究员论定为当时极为精确的天象图,是天上的苍龙星座和白虎星座复制图,而墓主脚踏的又为北斗星座。这项论定已被史学界、科技界共同认可,被载入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和卢嘉锡主编的《中国科技史•天文学卷》。

历史经典告诉我们,“观象授时”,我们的祖先观天象的目的是了“分四时(季)、定历法”,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苍龙星座、白虎星座、北斗星座都是我们先祖用以定时的标准星。45号墓中摆塑的天象图证明着墓主对天象观测水平的成熟,也说明着伏羲作甲历是历史的真实。

(七)

关于墓主的认证,在“2000年龙文化与现代文明”研讨会上,许顺湛先生在《学术讨论小结》中写道:“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45号墓主人是一代伏羲,因为文献记载伏羲十六世,此墓属于某一世的伏羲墓,可以称为伏羲氏皇陵,古代第一皇陵。三组蚌塑反映了帝王的葬仪,第一组蚌塑是伏羲太乙的归天图,第二组蚌塑是伏羲灵魂回归图,第三组蚌塑是伏羲乘龙周游图,三组蚌塑反映了百王之王的伏羲氏的隆重葬仪。第二种说法,认为45号墓的墓圹为浑天、盖天地平四方综合图形,证明它是蚩尤真身王陵,并认为蚩尤是伏羲、女娲上元太初历的嫡传者。第三种说法认为他是颛顼族的某一代领袖,可以说是颛顼墓”;“但是这三种说法有一个共同点,即都认为是六千年前‘王’一类人物的墓,称为‘王陵’或‘皇陵’;‘皇陵’说法言之成理,把45号墓提高到‘皇陵’的地位,的确是值得重视的新见解”。

我是当届会议参加者,也是“皇陵”说法的提出者,墓主为一代伏羲的力主者之一。当届会议的代表有50人,主张墓主为蚩尤的仅一人,王大有先生,他后来也赞同伏羲说,主张为颛顼的6人;其他大部赞同伏羲说,我记得约略有26人,其他人员无表态。所以许顺湛先生在归结三种说法后又讲:“‘皇陵’说法言之成理”,这是与会专家学者多数人的说法,是会议的倾向性说法。皇陵说法就是墓主为一代伏羲说法。

这三种说法,从历史年代看,蚩尤说,颛顼说都无法立足,蚩尤与黄帝是同时代人,颛顼是黄帝之孙,他们都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先祖,其遗骨怎么也不会进入6500年时的墓葬。只有伏羲说言之成理,从墓葬摆塑演示的《易经》文化内涵和天象图文化内涵来看,也同伏羲的两大人文贡献极为一致。

(八)

濮阳伏羲墓葬摆塑为什么用蚌壳?

于此,我在《帝王文明》一书的《用经典解读西水坡》文中作了具体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九)

关于濮阳伏羲墓或称中华第一王陵的复建建议。(略)

伏羲古墓在那里?

2. 伏羲墓在哪里

      伏羲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他的身世  传说  一直困扰着我们。  历史  记载中伏羲的墓地就有许多不同的地点。你知道伏羲墓在哪里?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伏羲的墓地,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伏羲的陵墓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位于河南省淮阳县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毗邻风景秀丽的万亩龙湖。国家4A级  旅游  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名陵之一,被誉为  天下  第一陵。
         太昊伏羲陵占地875亩,规模宏大,肃穆庄严,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岁月3000年,历代帝王52次御祭,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笔题词留念。太昊陵庙以伏羲先天八卦数理兴建。
         据《陈州府志》记载:太昊陵在春秋时已有陵,汉以前有祠。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630年(贞观四年)颁诏“禁民刍牧”。公元954年(五代周世宗显德元年)禁民樵采耕犁。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置守陵户,诏示三年一祭,牲用太牢,造祭器。
         公元966年(乾德四年)诏立陵庙,置守陵户五,春秋祀以太牢,御书祝版;公元971年(开宝四年)又增守陵户二,以朱襄、昊英配祀。此后,陵与庙祀.日见崇隆并有御祭。元朝,祀事不修,庙貌渐毁,至元末已荡然无存.宋以前的建筑仅留下一块传为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巾书的墓碑。
         公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朱元璋访求帝王陵寝,太昊陵首列第一,四年,驾幸陈(今淮阳),御制祝文致祭。八年,遣官行视陵寝。九年,复置守陵户。公元1448年(明英宗正统十三年),知州张志道奏立寝殿、廊庑、戟门、厨库、宰牲等房;公元1462年(天顺六年),复加修葺,立后殿、钟鼓楼、斋宿房,又作三清观;公元1470年(成化六年)增高钟鼓楼、  彩绘  殿宇;公元1576年(万历四年),输币三千金,又大修之;公元1745年(清乾隆十年),发帑银八千两,大为修葺。至此,内外城垣,规模宏大,殿宇巍峨,金碧辉煌,定成格局。
         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每年的农历二月  初二  到三月  初三  ,世界各地几百万人涌向淮阳县太昊陵庙朝圣伏羲,农历每月  初一  、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动,游客人数日达数十万。以“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的庙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太昊陵庙会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间庙会。太昊陵人祖祭典入选国家非物质  文化  遗产。
         伏羲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作为中华“人文之祖”,伏羲被我们代代传颂与祭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应该记住伏羲的出生地天水和伏羲陵墓——太昊陵。
         据部分古籍记载,伏羲出生于成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记载:“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皞庖牺所生之处也。”司马贞:“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
         据已故考古家王献唐先生考证,他出生在阆中。伏羲的母亲华胥生活在华胥水边,因好奇踩了雷神的大脚印而怀了伏羲。12年后,在仇夷生下伏羲。宋代罗泌的《路史》注释:“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之而名,乃今阆中渝水也。”
          历史墓地记载 
         另据部分古籍记载,伏羲出生于仇夷。宋代罗泌的《路史》记载:“太昊伏羲氏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尚暨叔姬翔于渚之汾。巨迹出焉,华胥决履以辁之,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孕十有二岁。生于仇夷,长于起城。”意思是说,伏羲的母亲华胥,生活在华胥水边,因为踩神的足迹而怀上伏羲。伏羲生于仇夷,长在起城(今甘肃秦安)。
         《路史》注释说:“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之而名,乃阆中渝水地也。”《周地图》解释说:“阆中水为渝水。”《遁甲开山图注》亦云:“仇夷山,四面绝立。彭池、成起皆西士,是伏羲出生处。”仇夷一说为今甘肃陇南仇池山。
         关于伏羲的出生地众说纷纭,不过有一处地方比较让人信服,那就是有“羲皇故里”美誉的天水。天水相传是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的出生地。
         伏羲的出生地在历史记载中不统一,而伏羲的陵墓所在就没有这么多的争议了,伏羲的陵墓就是位于河南省淮阳县的太昊陵。

3. 伏羲故里在哪?

伏羲故里到底在哪里?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学术界一般认为甘肃天水是伏羲故里。然而河南省荥阳市一位民间人士白宗尚,不惜提前10年退休,自费到荥阳环翠峪浮戏山周边考察,经过十几年的考证,他得出结论:河南荥阳环翠峪浮戏山乃伏羲故里。   
         民间传说、历史记载、浮戏山遗迹,三者相互印证。在文字出现以前,所有的东西都是通过口口相传,所以才有了民间传说。后来出现了文字,有了历史文献记载。这两方面印证后,再和景区内的遗迹印证,发现三者之间不谋而合,从而确定了浮戏山乃伏羲故里。

伏羲故里在哪?

4. 伏羲故里到底在那里?

伏羲故里在甘肃省天水市,太昊伏羲是两个人。
甘肃省天水市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1992年8 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皇故里。甘肃省天水市作为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境内留有大量的伏羲文化遗存。
太昊:
太昊,是上古东夷的祖先和首领,是东方祖神,也是东方天帝青帝。亦作大嗥、太皞、大皥,以木德王,是为春皇。在位115年,定都汶上,后迁都宛丘。死后葬于淮阳太昊陵。

扩展资料:
太昊执政时期,其活动区域主要在太行山以东和山东半岛的山地,《淮南子、时则训》记载:“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国。
东至日出之次,樽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这里清楚地说明,当时伏羲女娲政权所统治的区域在中国的北方和东部。
而在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及西部高原,同时还活动着其它部族的中华人,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氏族联盟政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伏羲故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昊

5. 伏羲故里到底在那里?

伏羲故里在甘肃省天水市,太昊伏羲是两个人。
甘肃省天水市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1992年8 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皇故里。甘肃省天水市作为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境内留有大量的伏羲文化遗存。
太昊:
太昊,是上古东夷的祖先和首领,是东方祖神,也是东方天帝青帝。亦作大嗥、太皞、大皥,以木德王,是为春皇。在位115年,定都汶上,后迁都宛丘。死后葬于淮阳太昊陵。

扩展资料:
太昊执政时期,其活动区域主要在太行山以东和山东半岛的山地,《淮南子、时则训》记载:“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国。
东至日出之次,樽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这里清楚地说明,当时伏羲女娲政权所统治的区域在中国的北方和东部。
而在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及西部高原,同时还活动着其它部族的中华人,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氏族联盟政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伏羲故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昊

伏羲故里到底在那里?

6. 伏羲故里到底在那里

 
  伏羲故里在甘肃省天水市,太昊伏羲是两个人。
  甘肃省天水市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1992年8 月, *** 同志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皇故里。
  甘肃省天水市作为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境内留有大量的伏羲文化遗存。
   
  太昊:
  太昊,是上古东夷的祖先和首领,是东方祖神,也是东方天帝青帝。
  亦作大嗥、太皞、大皥,以木德王,是为春皇。
  在位115年,定都汶上,后迁都宛丘。
  死后葬于淮阳太昊陵。
  
   扩展资料: 
  太昊执政时期,其活动区域主要在太行山以东和山东半岛的山地,《淮南子、时则训》记载:“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国。
  东至日出之次,樽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这里清楚地说明,当时伏羲女娲政权所统治的区域在中国的北方和东部。
  而在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及西部高原,同时还活动着其它部族的中华人,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氏族联盟政权。

7. 伏羲故里到底在那里

一、伏羲故里为甘肃省天水市,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二、太昊和伏羲是两个人。
1、太昊(公元前4354—前4239年在位),是上古东夷的祖先和首领,是东方祖神,也是东方天帝青帝。亦作大嗥、太皞、大皥,以木德王,是为春皇。汉朝后有时与楚帛书创世神伏羲氏合并。
在位115年,定都汶上,后迁都宛丘(今河南淮阳)。死后葬于淮阳太昊陵。
2、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
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
燧人氏之子,生于成纪,定都在陈地。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扩展资料:
伏羲主要成就:
一、创立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
二、教民作网用于渔猎,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
三、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四、始造文字,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形式。
五、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
六、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
七、根据《长沙子弹库楚帛书》的记载可以伏羲时期已有天地,但仍是一片荒芜,于是伏羲娶妻,生子四,命名万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伏羲故里
百度百科_太昊
百度百科_伏羲

伏羲故里到底在那里

8. 正宗的伏羲庙在哪里?

正宗的伏羲庙在甘肃省天水市。伏羲庙,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地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一九六三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伏羲庙坐北朝南,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



伏羲庙修建历程
明弘治三年(1490年)创建,嘉靖二年(1523年)、清顺治十年(1653年)、乾隆四年(1739年)重修。
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间由原来的3间扩建至5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间又重修,始成今制。面阔5间计17米,进深2间计5.4米。悬山顶,绿瓦龙吻,质朴典雅。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伏羲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