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及风险有哪些

2024-05-05 12:30

1. 小微企业融资及风险有哪些

企业内源性融资水平低
小微企业通常依靠内部融资,通过将自身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内源性融资能力说到底就是企业挖掘内部资金潜力的能力和提高内部资金使用效率的能力。
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普遍不大,盈利水平相对大企业较低,而且初始规模小。企业所有者对于企业的再生产、投资机会、控制权、与债权人的契约等都要有通盘的考虑。企业资金积累主要依靠利润。而小微企业盈余资金有限的条件下,能够融资的总量很低。因此,资本增值无论是从速度上还是数量上都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大
小微企业经营灵活,但不稳定性也很大。小微企业的短视现象普遍存在,缺乏战略规划,管理和内控制度不健全,人力资源匮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小微企业自身存在规模劣势,规模小、实力弱导致中小企业在获取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相对困难,企业的效益和持续经营也存在不确定性。
小微企业还款的拖欠率也很高,有的是由于客观的市场因素,也有部分是主观上的失信。当缺乏制度对行为的约束时,企业主的信用对贷款的安全性尤为重要。这也就导致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心不足,影响其放贷的积极性。
小微企业抵押担保能力有限
我国现行不动产的抵押担保有很多不合理性,特别是初创期的小微企业,资金、设备更贫乏,一般靠租赁土地或房屋经营,很难达到抵押担保要求,信用状况得不到证明,更无法得到贷款支持。
小微企业融资管理水平低
大部分小微企业对融资的用途和规模没有量化概念且财务管理水平落后,这些很难使其融资需求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而且,小微企业的管理者水平对内部融资的水平和运用能力也有所限制。很多小微企业的管理者不了解现代企业的运作方式,在现代金融机构、融资政策和资本市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小微企业融资及风险有哪些

2. 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防范是怎样的?

一、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防范是怎样的? (一)企业融资需求两极分化,“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加剧银行授信管理难度。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企业经营普遍困难,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投资意愿下滑。一些经营管理稳健、财务管理规范、抗风险能力稍强的企业也因宏观经济放缓停止扩大经营的步伐,企业主观结清贷款或减少贷款提用额度的意愿增强,为实现去杠杆,降负债目的,逐步减少甚至取消从外部融资(包括 银行贷款 ),采取压缩产能规模、减少开工率等措施应对行业发展低潮期;相反,部分本身经营困难、仍走粗放扩张老路的企业融资意愿较高,“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增加了银行授信管理难度。 (二)担保圈风险事件频发,部分银行抬高 抵押担保 门槛。目前,银行信贷普遍需要提供担保,而现存的一些担保模式难以满足企业要求。辖区130户小微企业抽样调查显示,55.8%的企业反映“无合格的 担保人 ”和“无有效资产 抵押 ”,导致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支持。一是受担保圈风险等危机影响,劫后余生的一些企业排斥互保、联保模式,77%的样本企业表示不愿再参与互保联保业务。二是抵押担保方式多数仍是以土地、厂房等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为主,当前经济放缓形势下,银行对担保物要求趋严,一些企业反映用应收账款、生产设备等进行抵押,因为处置存在难度银行不愿受理。三是银行为防范风险,要求企业超额提供担保物,企业后续因缺少担保物无法进行再融资。四是融资担保条件过于复杂。担保手续复杂、层层加码,增加了企业大量人财物成本。 (三)授信条件偏离初创期小微企业发展实际,贷款期限与企业转型需求不匹配,“无本续贷”政策落实面临诸多困难。一是企业表示部分银行授信审批手续更为严格、流程时间延长。企业需从其他高利率渠道临时筹措资金,抬高了企业的财务成本。二是初创期、发展期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难以满足银行授信条件,从银行获得贷款较为困难,对投贷联动等新型融资模式较为期待。三是贷款期限与企业转型需求不匹配。在技术改造、更新设备过程中,企业更希望得到长期限、低成本、高效率的贷款,而目前小微企业实际取得的贷款近90%为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难以满足企业转型升级需求。 相关建议 (一)调整监管政策取向,拓宽小微企业贷款资金来源。一是引导银行用足用活各项现有监管政策,积极通过发行小企业债、绿色金融债等专项债券的方式,拓宽小微企业贷款资金来源。二是推出有针对性的新政策,特别是针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高、处理难度大的问题,在监管评级等方面进一步放宽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支持银行通过多种途径批量消化不良贷款。三是确保监管政策落实到位。加快小企业债、绿色金融债发行审批速度,有效监控资金流向,确保专款专用。 (二)改进银行绩效考核制度,激发银行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投放的内生动力。一方面,地方政府、监管部门要适当调整对金融发展的考核目标体系,从追求金融机构的数量、规模转向考核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率,深挖现有金融资源潜力,通过奖惩措施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要改变内部不合理的考核,摒弃过去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合理确定经营计划和考评办法,鼓励员工更多的从支持地方发展、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下大力气;完善员工尽职免责办法,提高可操作性,激发银行加大实体信贷投放的内生动力。 (三)推行投贷联动,完善续贷制度,调整“唯押品论”授信政策,全面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督促引导银行加快续贷业务开展;要求银行进一步完善续贷业务制度、流程和培训,合理调整到期贷款回收率等内部考核指标体系;鼓励各银行扩大小微专营团队人员数量和业务覆盖面,针对客户准入、授信规则、风险调查等方面进行政策调整,提高小微不良贷款容忍度和尽职免责制度执行力度,做实小微企业第一还款来源调查和预判,调整“唯押品论”授信政策,简化贷款流程,提供优质高效的便捷服务。进一步扩大投贷联动业务试点范围,探索建立符合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模式,使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和银行机构的金融供给得到更好地对接和匹配。 (四)加速银行经营转型升级,强化精细化管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一是各银行要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优化存款结构,严格利率授权,促进资金成本的下降。二是加强风险控制,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形成包括区域信贷政策、客户准入与初选、实地尽职调查、信贷审批与发放、贷后管理、问题信贷管理在内的一整套风险管理体系,实施全流程风险监控,做到风险准确识别、计量和管理,降低风险成本。三是创新经营模式和产品服务,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精准获客,创新担保方式,多渠道为企业增信,以批量营销、担保增信等方式,提高融资的可获得性;提高授信审批效率,缩短企业融资链条,让信贷资金直接高效进入实体经济。 (五)建立小微企业大数据征信平台,引入银税互动、政府引导基金、贷款风险补偿金等政策机制,修复、提升银企互信。一是完善征信系统建设,打通企业与个人之间征信信息互联互通,积极探索民间融资机构信用信息征集和征信信息查询,加快将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金融纳入征信系统步伐,扩宽征信信息内容范围,提升小微企业融资信息透明度,将税务、工商、公检法、环保、互联网金融等部门信用信息统一规范利用起来,建立小微企业大数据征信平台。二是地方政府应搭建合作平台,为银行、企业之间增进了解、加强合作提供沟通交流的渠道;充分发挥银税互动、政府引导基金、风险补偿金等政策制度的积极推动作用,多角度、多渠道增进银企互信;帮助企业协调、联系融资渠道,特别是初创科技型企业,助其更多通过私募、股权、众筹等途径融资,增加直接融资占比。三是建立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在政府的主导推动下,建立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新三板、担保公司、第三方评估以及相关专业增信机构等组成的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和整合工商、税务、征信、国土等部门掌握的企业信息,针对企业的行业特点、发展情况和前景规划,为企业融资需求提供综合性、专业化、一站式的融资方案。

3. 小微企业融资风险控制方法

1、健全小微企业自身管理制度。
(1)健全小微企业自身经营形象。小微企业健全企业财务制度,同时主动与金融机构沟通联系,尽快达到银行的融资要求;其次,经营实行差异化定位,制定操作性强的目标。
(2)完善领导者综合素质及股权结构。领导者要懂经营会管理,善理财,高品质。另外,小微企业第一与第二大股东要保持较小持股比例,避免由少数股东控制,构建良好信用。
2、建立开放的金融市场。
(1)培育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可以建立一家专门针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政策性银行,转型期利用政府力量配置资源;其次,加强区域性中小银行体系的建设,赋予其针对小微企业的小额贷款审批权力。并且还可以设立民间融资及社区金融机构,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2)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我国虽已建立创业板市场,但容量有限,应加快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建设,此外,尽快设立“小微企业发展基金”,为小微企业持续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3、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1)建立相应担保公司条例,规范担保公司行为.
(2)将动产抵押、浮动抵押引入信贷实践,改善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困境。
(3)“取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规定银行将其在当地吸收的资金按规定比例用于满足当地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解决欠发达地区融资问题。
4、建设社会风险保障体系。
(1)完善小微企业信用征信体系。政府牵头,建立全国共享的小微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同时,改进和完善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办法,特别是法人代表、控股大股东的信用等级评定。
(2)加强“银企保”的合作。加强银行与担保公司间交流,二者风险共担;同时,允许保险公司参与信用担保,进一步分摊贷款风险。
(3)建立再担保制度。再担保可运用财政资金专项开展,即将一部分资金提前提供给信用担保机构,待信用担保机构从企业收回求偿权后,再按比例将部分代偿金返还给再担保机构,从而保证信用担保机构所持债权的流动性。

小微企业融资风险控制方法

4. 小微企业融资的问题有哪些

一、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发展规模限制,缺少上市、债券等融资渠道,其融资方式主要以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为主。同时结合南阳市具体情况,15年以来我市非法集资案件频发,小微企业民间融资受到重创;民间借贷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截至2016年8月末,我市银行信贷余额1861.02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672.6亿元。小微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0%以上,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利税均为全市总量的50%以上,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市城镇就业总数的80%以上,但所获贷款余额只占全辖银行业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36.14%。
2、银行贷款门槛效应降低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
截至2016年8月末,我市对公保证类贷款余额414.81亿元,仅占全部贷款的22.29%,信贷模式仍以抵质押为主;但同时从行业来看,小微企业中一、二、三类产业占比分别为4.4:19.5:76.1,相比较传统农业及工业,第三产业偏重于服务性,缺乏有效的抵质押手段。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较年初增幅为17.4%,比全部不良贷款较年初增幅高出9.57个百分点,进一步抑制银行业向小微企业贷款冲动。贷款的门槛效应与银行业风险偏好双重作用下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
3、中小企业担保、P2P等社会融资渠道进一步缩紧。
一方面,面对经济下行期企业不良贷款率突增,我市众多中小担保公司纷纷通过严控担保对象、提高保证金比例等手段来降低自身风险;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我市P2P融资规模骤减,截至8月末,P2P平台累计交易金额较去年减少85.54%,平台累计交易笔数减少80.87%。逐步紧缩的社会融资渠道使小微企业举步维艰。

5. 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防控方法有哪些

1、健全小微企业自身管理制度。
(1)健全小微企业自身经营形象。小微企业健全企业财务制度,同时主动与金融机构沟通联系,尽快达到银行的融资要求;其次,经营实行差异化定位,制定操作性强的目标。
(2)完善领导者综合素质及股权结构。领导者要懂经营会管理,善理财,高品质。另外,小微企业第一与第二大股东要保持较小持股比例,避免由少数股东控制,构建良好信用。
2、建立开放的金融市场。
(1)培育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可以建立一家专门针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政策性银行,转型期利用政府力量配置资源;其次,加强区域性中小银行体系的建设,赋予其针对小微企业的小额贷款审批权力。并且还可以设立民间融资及社区金融机构,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2)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我国虽已建立创业板市场,但容量有限,应加快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建设,此外,尽快设立“小微企业发展基金”,为小微企业持续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3、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1)建立相应担保公司条例,规范担保公司行为.
(2)将动产抵押、浮动抵押引入信贷实践,改善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困境。
(3)“取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规定银行将其在当地吸收的资金按规定比例用于满足当地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解决欠发达地区融资问题。
4、建设社会风险保障体系。
(1)完善小微企业信用征信体系。政府牵头,建立全国共享的小微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同时,改进和完善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办法,特别是法人代表、控股大股东的信用等级评定。
(2)加强“银企保”的合作。加强银行与担保公司间交流,二者风险共担;同时,允许保险公司参与信用担保,进一步分摊贷款风险。
(3)建立再担保制度。再担保可运用财政资金专项开展,即将一部分资金提前提供给信用担保机构,待信用担保机构从企业收回求偿权后,再按比例将部分代偿金返还给再担保机构,从而保证信用担保机构所持债权的流动性。
一、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由于小微企业资质偏低、缺乏抵押质押担保等因素,融资难、融资贵是全球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小微企业融资遇到的瓶颈和难点主要体现在:
1、资渠道非常有限
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机构融资条件复杂、手续繁琐、周期较长,金融供给服务跟不上,工业企业获得授信资格比重低;上市、股权融资等目前只能服务于小众企业,新三板、股交中心交投不活跃,尚未实现盘活资产、发现价值功能,新三板企业的综合税负高达138%;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私募债、集合债融资成本高、违约风险大,中小企业担保业务规模萎缩;小额贷款公司、P2P网络借贷平台服务小微企业融资能力有限。
2、微企业融资成本较高
小微企业融资除面临高企的贷款利率外,有效抵押物、担保费、咨询费、评估费续贷费用等各类成本也推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企业向银行贷款仅能拿到评估值30-80%的贷款,且部分以承兑汇票形式开出,企业应急周转的“过桥”资金需付出高额成本。小微企业从小额贷款公司、P2P平台等获得融资,其平均借款利率近20%左右,远高于资金真实的价格成本。
3、贷款上升和信息不对称制约小微金融业务
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小微企业融资高风险特征显现,银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上升。目前国内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左右,不良贷款主要增长点来自小微企业和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因信息不共享造成银企信息不对称、传统信贷模式下的收益和风险不对称,制约了小微信贷业务发展。
4、微企业信贷产品针对性不够
小微企业信贷产品限制条件较多,个性化、差异化信贷产品较少,在支持方向上流动性贷款多、建设性贷款少;在风控方式上抵押贷款多、信用贷款少;在贷款期限上一年期贷款多、超短期和长周期贷款少,难以满足“短、小、频、急”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银行开出的承兑汇票拉长了企业的回款周期,加剧了资金短缺问题,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有待加强。
5、贷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困境
目前全国小贷公司超过8000家,贷款余额近9000亿元。小贷公司面临资金来源缺乏、信息获取成本高、风险控制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互联网金融是遵循互联网经济规律而生的健康式创新,面临着金融机构牌照、信息归集和披露、P2P平台资金错配、征信体系如何对接等问题。

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防控方法有哪些

6. 小微企业融资的问题有哪些

一、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发展规模限制,缺少上市、债券等融资渠道,其融资方式主要以 银行贷款 和 民间借贷 为主。同时结合南阳市具体情况,15年以来我市非法集资案件频发,小微企业民间融资受到重创;民间借贷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截至2016年8月末,我市银行信贷余额1861.02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672.6亿元。小微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0%以上,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利税均为全市总量的50%以上,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市城镇就业总数的80%以上,但所获贷款余额只占全辖银行业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36.14%。 2、银行贷款门槛效应降低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 截至2016年8月末,我市对公保证类贷款余额414.81亿元,仅占全部贷款的22.29%,信贷模式仍以抵 质押 为主;但同时从行业来看,小微企业中一、二、三类产业占比分别为4.4:19.5:76.1,相比较传统农业及工业,第三产业偏重于服务性,缺乏有效的抵质押手段。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较年初增幅为17.4%,比全部不良贷款较年初增幅高出9.57个百分点,进一步抑制银行业向小微企业贷款冲动。贷款的门槛效应与银行业风险偏好双重作用下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 3、中小企业担保、P2P等社会融资渠道进一步缩紧。 一方面,面对经济下行期企业不良贷款率突增,我市众多中小担保公司纷纷通过严控担保对象、提高 保证金 比例等手段来降低自身风险;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我市P2P融资规模骤减,截至8月末,P2P平台累计交易金额较去年减少85.54%,平台累计交易笔数减少80.87%。逐步紧缩的社会融资渠道使小微企业举步维艰。

7.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有哪些

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也可能面临各种风险,特别是在金融紧控形势下,融资风险更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主要是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其在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1、国家经济政策所导致的融资风险  
一般而言,由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极不稳定,一国经济金融政策的变化,都有可能对它的生产经营、市场环境和融资形势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中小企业不能根据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变化做出敏锐的反应和及时调整,将会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一定的风险,进而影响到中小企业的发展。如国家的产业政策限制的行业,其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风险都较大,如果企业经营得不到正常的资金供给,企业就难以为继。又如,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市场上资金的供应减少,受此影响,中小企业通过市场来筹集资金的风险增大。要么筹集不到资金,要么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数量减少,直接影响了企业资金链连续性,并进一步增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据投融资专家张雪奎()教授所知,今年大量企业遇到这种情况,融不到资金是企业经营困难,融到的资金成本过高,造成还贷压力过重,致使企业难以放手经营()。  
2、经营的不稳定性导致的融资风险中小企业对外界经济环境的依存性较大,因而中小企业除对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有着较强的敏感性外,国家经济制度安排,宏微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行业竞争态势的加剧,也将增大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最终影响中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那些经营不佳或销售渠道不畅,或竞争实力不够或难以实行多元化经营来分散风险的中小企业往往首先受到市场的冲击。而经营风险的增大又使中小企业的经营稳定性遭到破坏,进而更难满足市场融资的条件,融资更加困难。  
3、管理水平低下所导致的融资风险管理水平低下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的管理观念落后,内部管理基础工作缺乏和管理环节薄弱,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对市场的潜在需求研究不够,产品研制的技术力量有限,对市场的变化趋势没有预见性等。由于管理上的种种缺陷,致使中小企业的后劲不足。高开业率和高废业率是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从而使得商业性金融机构非常谨慎。在我国,中小企业5年淘汰率近70%,约30%左右的小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仅有三成左右具有成长潜能,七成左右发展能力很弱,能够生存十年以上的中小企业仅占1%.因此,中小企业无论是进行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会面临诸多融资障碍,融资风险往往很大。  
4、信用危机所导致的融资风险中小企业信用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有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不真实、财务做假账、资本空壳、核算混乱,有的中小企业抽逃资金、拖欠账款、恶意偷税,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形象。相对于大企业的很多信息的公开化和容易以极低的成本获取,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不透明的,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很难通过一般渠道获得,因此,银行要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或投资人要向中小企业进行投资就不得不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以提高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质量。这一方面加大了银行或投资人贷款和投资成本,另一方面也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困难,中小企业的融资存在很大的不确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有哪些

8. 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的政策风险包括哪些风险

国家经济政策所导致的融资风险
一般而言,由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极不稳定,一国经济金融政策的变化,都有可能对它的生产经营、市场环境和融资形势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中小企业不能根据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变化做出敏锐的反应和及时调整,将会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一定的风险,进而影响到中小企业的发展。如国家的产业政策限制的行业,其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风险都较大,如果企业经营得不到正常的资金供给,企业就难以为继。
又如,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市场上资金的供应减少,受此影响,中小企业通过市场来筹集资金的风险增大。要么筹集不到资金,要么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数量减少,直接影响了企业资金链连续性,并进一步增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