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志华的人物经历

2024-05-19 03:39

1. 钟志华的人物经历

 1962年7月,钟志华出生在洞庭湖畔一个农民家庭,幼时贫寒的家境使他更加发奋学习,1970年开始读书,1978年9月跳级参加高考进入湖南大学,1982年7月刚20岁就从湖南大学机制专业毕业,此后直到1984年1月他分别在广州外语学院、北京语言学院学习英语和瑞典语,并以优异成绩考取瑞典勒欧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8年5月,他相继在瑞典获得勒欧大学副博士和林雪平大学博士学位,同年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此后,他被林雪平大学先后聘为助理教授和享有盛誉的几名“终身副教授”之一。在瑞典期间,他开始了对有限元方法的研究,即用一个有限变量的离散系统来近似描述一个无限变量的连续系统,把汽车碰撞的众多复杂的数据用一种可以计算和模拟的方式表述出来,并将其运用到薄板系统的接触碰撞研究方面,为汽车安全设计和车身冲压成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他撰写的《接触碰撞问题的有限元方法》一书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学术界赢得了很大声誉,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1995年,他毅然回到了中国,被湖南大学聘为车辆工程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并先后担任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职务。在回国之前,他和妻子都有了绿卡,车房俱全。他的一些研究项目被几家外国大公司采用,他还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和子项目负责人参加了欧盟高科技项目,但优越的物质生活没能改变他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对于质疑,他回应称一个有民族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在国外干得再好,也难以在该国富裕和强大面前有真正的自豪感和轻松愉快感。即使从自然的感情讲,回到养育自己的祖国和家乡服务也是应该的。  适合南方的水稻联合收割机,是中国“六五”、“七五”和“八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的一项课题。但是由于稻田工作环境恶劣,水稻生长情况复杂,农村机耕路不发达,且农民要求价格低、性能可靠等原因,一直没有研制出完全过关的产品,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钟志华认为研制水稻联合收割机,既有很大的技术难度,又有很大的社会价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能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国家的整体进步,必须要有农村的进步。于是,他摒弃了高级学者一般不做农机研究的惯例,决定自费进行水稻收割机的研制,以改变南方农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于是,他利用在湖南大学机制专业兼职任教的有利条件,每年自费回国2至3次,深入农村了解情况,反复比较构画草图。1995年回国定居后,他挤出时间,坚持开展适合南方水稻作业的小型水稻收割机的研制。不管高温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总是亲自下田测试,在车间和田间也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终于研制出了3种原理和性能先进的机型,突破了困扰我国农机行业几十年来收割机不能在深泥脚田作业的重大技术难关,获两项国家专利。  1996年1月,“薄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关键技术及在车身制造中的应用”课题正式立题。钟志华和李光耀教授领衔的课题组,打响了一场攻克机械制造业难题的战役。他的课题组一开始是“主动出击”,带着自己开发的软件跑到各个企业介绍,到后来企业主动上门来请求他们帮助解决问题。他们的理论、技术、设备逐渐得到企业的认可,帮助企业提高了产品质量、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2004年,课题组经过长达10年的攻关,成功开发了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碰撞仿真分析CAE系统软件,完成了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与改进、安全气囊设计理论及技术、新型碰撞吸能结构与方法,以及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等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装备。此外,课题组还提出并开发了自适应安全气囊新理论、设计方法及仿真与实验的成套技术与装备,为减少安全气囊对车辆乘员造成误伤及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气囊的保护作用提供了有效对策;研制出多项具有重要创新的汽车碰撞缓冲吸能结构及装置,开发了以机械储能式螺旋轨道转筒牵引装置为代表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碰撞安全性试验成套技术与装备,提出了多种车型的整车安全性设计等,并在企业成功实施,仅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3种车型碰撞安全性的成功开发和应用,就新增产值30多亿元、新增利润1.2亿多元、新增税收2.3亿多元。 2005年7月,钟志华接掌湖南大学校长帅印,这既给了他一个更加广阔的施展平台,同时也开启了湖南大学向着“研究型、开放型、综合型”目标全速前行的新时代。经过初步调研和分析,在9月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他就提出了“将‘把湖南大学建成全国前30名的重点高校’作为学校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的设想。任期期间,为了全面强化学校的课程教学,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责任教授”、“学分人制度”等基于学校实情的具体改革方案。“责任教授”是指一个教授专门负责一个专业、一个学科或一门课程等,旨在促进教师深入研究课程内容、潜心摸索教学方法、建设优秀课程、凝练和领导学科方向、打造精品专业和学科。“学分人制度”及相关措施的实施则使得“提高教学质量,降低办学成本”的建设工作取得跨越式发展。在湖南大学任职期间,相比于校长、院士两个身份,他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喜爱“钟老师”这个称呼。虽然身为校长工作繁忙,但从2005年开始,他面向本科生开设一门名叫“大学生成才之路”的课程。这门课深受同学们喜爱,每年选课人数爆满,而他自己,只是带着一份平和的心态和同学们一起探索“成才”的路径。2005年12月,钟志华从526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2010年12月,钟志华离开湖南,被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为重庆市科委主任。2011年1月,重庆市委决定钟志华兼任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经过三个多月的调研走访,他提出了新颖的“葡萄”理论,即每一个具体的科技项目都很重要,但如果零散的项目不集中地串起来,发出的作用就有限一个个的项目就像一颗颗葡萄,这些葡萄散落在盘子里,肯定无法一下子提起来,但是如果葡萄串在一起,发挥的效果将会是所有单颗葡萄的总和。2011年4月,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三届六次全委会选举钟志华为重庆市科协主席直到2014年10月调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 。经2014年10月3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决定,免去钟志华的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职务。

钟志华的人物经历

2. 钟志华的人物评价

我们为拥有钟志华这样热爱祖国的洋博士而自豪!(时任湖南大党委副书记黄红武) 钟志华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事业开阔,学科带头能力强,科研水平高,为人坦诚,作风勤勉务实,要求自己严格。(时任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正其)钟志华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科研能力突出,长期致力于民族汽车产业的振兴发展,精通汽车设计研发和技术攻关,熟悉国际国内汽车市场,对技术前沿和产业发展形势具有独特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时任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翁杰明)

3. 钟志奇的主要成就

学术科研方面,以高等教育管理为主要研究方向。从事高校管理工作以来,先后有《高等教育改革要主动适应“两个根本转变”》、《关于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论高校依法治校路径的选择》等近20余篇管理类论文在《高等教育研究》、《广东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多次荣获省(部)级以上优秀论文奖。主持和承担“十五”国家级重点教育课题“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子课题等三个省(部)级课题,其中《思想品德课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三下乡”社会实践为载体展拓与深化教育教学活动的探索》分别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钟志奇的主要成就

4. 钟志华的介绍

钟志华,男,汉族,1962年7月出生,湖南湘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车辆工程专家,是中国仅有的两位研究车辆工程的中国工程院士之一。2014年10月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1钟志华院士长期从事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攻汽车碰撞安全技术、车身冲压成型技术和模块化轻量化汽车技术。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发明家协会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二届“发明创业奖”特等奖、通用汽车中国科技成就一等奖(唯一)等荣誉和奖励。

5. 钟华的成就

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教育法学与高教管理。先后担任《法学概论》、《行政法学》、《教育法学》、《刑法学》等法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获学校教学比武一等奖,所任教课程多次获校优质课和课堂教学优秀奖 ,其中《教育法学》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湖南省普通高校第三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先进教育工作者”(记二等功),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工作者”。所负责的“宪法行政法系列课程组”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出版专著《教育法学》等2部,主编《企业经济法理论与实践》、《新编法学教程》,担任副主编或参编的著作、教材有《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著作辞典》等九部。先后在《当代法学》、《行政与法》、《伦理学研究》、《求索》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全文转载或摘目。近年来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课题、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重点课题各1项,主持省社科、自科基金项目、教育厅重大教改项目及教育规划项目、科研项目8项,主持院级重点教改课题、重点课程建设各一项,参与国家级和省级科研教改课题共六项,主持的3项教改项目分别获省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二、三等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的3项教改成果分别获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院级成果一等奖二项。

钟华的成就

6. 钟华的主要成就

 1.鉴定成果:网络软件基础架构平台关键技术和系统,中国科学院组织鉴定,2005年2.科技奖励:网络分布技术支撑平台及石化应用示范工程,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3.鉴定成果:石化产品市场数据库系统,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组织鉴定,2000年4.鉴定成果:基于石化金桥网络的应用软件组合框架集成平台及公共服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组织鉴定,2000年5.鉴定成果:制造业CIMS应用集成平台—集成平台通信和全局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教育部组织鉴定,1999年6.鉴定成果:面向对象软件技术,科学院组织鉴定,1998年7.鉴定成果:多媒体系列软件,科学院组织鉴定,1996年8.深圳华为奖学金,1999年9.IBM公司对象技术大学优秀教师奖,1997年10.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1996年  1.现代软件技术,化工出版社,20042. A Presentation Feature Based Approach to Improving Interactive Web Service Discovery in Web Portals,SOAIC20063. 基于本体的异构信息集成查询划分及转换,软件学报,已录用4. 基于序列模式的Servlet容器缓存替换,软件学报,已录用5. 基于本体的语义冲突解决策略,软件学报,已录用6. 面向数据集成的ETL系统设计与实现,计算机科学,Vol.31, No.10,20047. 支持EJB动态分布的组件迁移模型与算法,软件学报,Vol.15,No.3,20048. Web应用服务器:新一代中间件,计算机科学,Vol.31,No.1,20049. Web应用服务器研究综述,软件学报,Vol.14,No.10,200310.基于XML的B2B电子商务构架,计算机科学,Vol.29,No.2,200211.扩充角色层次关系模型及其应用,软件学报,Vol.11,No.6,200012.关系型多数据库系统ISGlobal,软件学报,Vol.10,No.8,1999

7. 钟文华的成就

主持完成科研课题两项,在全国及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参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等杂志编委。多次获得上海市科协和国家科协科技攻关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多次获得在医学科学的创新、领先、攻关奖等奖项,是唯一一位获得县、市、全国先进工作者三连冠奖的中医。

钟文华的成就

8. 钟志华的人物成就

 《计算力学学报》编委会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编委会委员 ;Int.J of Vehicle Safety编委会委员 ;Int.J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编委会副主编。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SAE会员;国家“十五”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协会副理事长,全球汽车精英组织顾问。 科研项目:钟志华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的“九·五”和“十·五”重点技术攻关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福特基金项目、国家机械工业技术发展“九·五”重点项目等十多项省部级以上的重要科研课题和多项企业重要研发项目。1997年,他开发出具有独立版权的冲压成型仿真软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获准主持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汽车复盖件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技术开发与应用”,该项目有多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1年,钟志华团队研制的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新概念汽车在湖南大学诞生,这是国际上第一辆具有优良碰撞安全性能的类菱形汽车,被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具有重大创新、更是我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新概念汽车。这种汽车在技术上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它既可成为新型家用汽车,又可设计成电动汽车,其设计技术已经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他在菱形车研发过程中发明的“模块法轻量化技术也正在传统结构汽车设计制造中应用”,对节能、减排和创新汽车设计制造流程有重要意义。 2002年,钟志华团队的“薄板冲压技术”被专家鉴定认为技术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对提高我国相关产业,尤其是汽车产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实现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应有地位这一长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这一成果在上海通用、南京跃进、长丰汽车等企业得到大规模应用,并被上海超级计算机中心选中作为并行化汽车设计制造软件平台。 2008年,钟志华团队研制了一系列包括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主副摇臂六轮月球车移动系统和世界独一无二的四轮菱形布置月球车移动系统。这种全新菱形布置四轮移动系统,基于“四轮三轴”的设计思想,用最少轮数实现了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六轮移动系统具有的三轴性能。该移动系统不仅具有六轮系统的基本行驶性能,并在转向、爬坡、越障方面性能更优越,同时具有结构简练、操纵灵活、高轻量化、低能耗等独特优势。通过月面相似环境等相关试验验证,其性能达到或优于相应的技术指标,为无人驾驶月面巡视勘测器移动系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中国自主创新的能力,由此成为中国登月工程的候选车型。 专著论文:先后发表论著120余篇,出版著作3部,其中被国际权威的EI和SCI收录和他人引用达200多次;多项创新性成果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有关论著在《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被SCI和EI等收录和引用。 专著: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2003 ,机械工业出版社;薄板冲压成型过程的计算机仿真与应用, 1998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Finite Element Procedures For Contact- Impact Problems, 1993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 , Oxford, 独著 论文:1.Z.H. Zhong, Finite Element Procedures for Contact-Impact Proble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856386-3, 19932.Z.H. Zhong , G.Y. Li. Accurate and efficient shell element with improved reduced integration rule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Vol.8 No.6, 596-605 19993.Z.H. Zhong, L. Nilsson (1996), A unified contact algorithms based on the territory concept, computer Method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Vol.130,1-164.Z.H. Zhong, J. Mackerle(1994) Contact-Impact Problems-A Review with Bibliography, Applied Mechanics Review, Vol.47, No.2, 55-76.5.Z.H. Zhong , L. Nilsson. Contact-impact algorithms on paralleled computers,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Vol,150, 253-263, 19946.Z.H. Zhong , L. Nilsson. Lagrange multiplier approach for evaluation of friction in explicit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Communications in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Vol. 10, 249-255, 19947.Z.H. Zhong , L. Nilsson. Automatic contact searching algorithm for dynam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Vol. 52, No.2, 187-197, 19948.Z.H. Zhong. A bilinear shell element with the cross-reduced integration techniqu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Vol.36, 611-625, 19939.Z.H. Zhong , J. Mackerle(1992), Static contact problems A review, Engineering computations, Vol.9,3-3710.Z.H. Zhong , L. Nilsson. Lagrange multiplier approach for evaluation of friction in explicit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Communications in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Vol. 10, 249-255, 199411. Z.H. Zhong , J. Mackerle. Static contact problems, Engineering Computation, Vol. 9,3-37, 199212.Z.H. Zhong , L. Nilsson. A contact searching algorithm for general 3-D contact-impact problems,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Vol. 34, No.2, 327-335, 199013.Z.H. Zhong, L. Nilsson (1989), A contact searching algorithm for general contact problems, Computers & Structures, Vol.33, No.1 197-20914.L. Nilsson, Z.H. Zhong ( 1992 ) ,High performance algorithms for the solution of general contact-impact problems,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Vol.138,No.1,65-74 全国优秀教师、部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发明家协会发明创业奖特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研究类一等奖、第二届“发明创业奖”特等奖、通用汽车中国科技成就一等奖(唯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高校技术发明二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南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首届五四青年奖章、长沙市十大杰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