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马云说的“ 如果银行不改变 我们就改变银行 ”?

2024-05-18 18:03

1. 如何理解马云说的“ 如果银行不改变 我们就改变银行 ”?

两年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放出豪言:“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句话并没有被许多金融机构放在眼里,他们以为这只是一句玩笑。然而走到今天,他们也许笑不出来了,余额宝在短短5个月时间里,吸收存款超过1000亿元,平均每天吸金6.6亿元。而百度、腾讯、网易等互联网企业们,也在用它们独具吸引力的收益率抢夺着用户。年化收益率5%、6%、6%外加5%的现金补贴,他们甚至不惜自掏腰包以抢夺市场。相对而言,原先稳坐泰山的银行却面临着存款流失的尴尬。有媒体报道称,仅仅今年1月份,四大行存款就流失7000亿元。一名在大型国有银行工作的员工透露,原本稳坐办公室,坐等储户上门的客户经理们为了完成指标,不得不放低身段,到大街上和互联网企业们一样吆喝叫卖,招徕客户。

如何理解马云说的“ 如果银行不改变 我们就改变银行 ”?

2. 为什么马云之前会放言“如果银行不改变,那我们就改变银行”?

阿里巴巴,原本是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却被马云硬生生的做成了如今庞大的金融产业平台。
2003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的淘宝网,推出了【支付宝】,意在为淘宝平台提供在线支付服务。
2004年12月,支付宝从淘宝网分类独立,逐渐向更多合作服务商提供独立的金融在线支付服务。直至今天,支付宝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第三方独立支付平台。
2014年10月,【蚂蚁金服】正式成立,专注于为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全面的普惠金融服务。截至至今,蚂蚁金服战略业务涉及:个人金融、企业金融、农村金融、国际业务金融、绿色金融等,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全新生态产业平台。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就在2014年底,蚂蚁金融成立之初的一次峰会论坛中,马云说过这么一句话:“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
仅仅因为这一句话,就引起了当时整个互联网行业不小的轰动,很多行业大咖纷纷议论甚至嘲笑马云这句话:不可能实现。
然而,当蚂蚁金服发展到今天,很多曾经持有怀疑态度甚至抱以嘲笑态度的互联网大咖们却已闭口不言了。

马云的蚂蚁金服与中国建设银行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蚂蚁金服将于建设银行共同推进信用卡线上业务,同时还将共建设电子支付、信用体系、线下渠道等业务的合作。蚂蚁金服将于建设银行共同探索和研究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合作的全新创新模式。

马云在五天前的马来西亚会场中发言时,曾阐述过自己对传统银行与互联网创新金融的观点,他认为,传统金融只能通过服务20%的个人和大企业,但却能获得80%的利润。这不符合“金融服务”的宗旨。而创新型互联网金融,就是要通过大数据技术,运用全新的科技思维,让传统金融未覆盖的80%的个人和中小企业,获得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最后马云还总结到“这是互联网带来的改变,很多传统银行也会拥抱这样的改变”。

3. 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

事实上,由于企业文化和业务性质的巨大差异,两者进入对方的绝对优势领域反而都会有明显的不适应。因此,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在两个优势领域的交叠部分才是双方直接冲突的战场。其中,双边平台的竞争处于最核心的地位,没有平台资源的企业想要构建自己的平台,而拥有平台资源的企业则谋求建立自己的支付、贷款等功能。
双方的争夺主要集中在交叠的部分
金融机构的优势领域   双方交叠的战场互联网企业的优势领域
存款、现金业务、国际结算、中低风险贷款、托管、投资、投行、复杂金融产品的销售、信托等  互联网双边平台的建设、小微贷款和消费贷款、线上支付、代收代付、保险保障、担保承诺、经纪、简单金融产品的销售  软件开发和出售、硬件设备的生产、处于初创期的新技术和新模式开发
由此可见,银行和互联网企业都希望能够在双方交叠的部分取得更多的市场和利益。然而,如果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赢者通吃”的游戏规则的话,双方竞争的结果会变得非常的惨烈。所以对于非重量级的金融和互联网企业来说,面临的最优博弈策略却并非是自己独立开发和运营对方的优势项目,而是合作和外包。因此,对于一些中小银行来说,扔掉包袱,抓住时机,适时地与牢牢掌握网络入口及流量命脉的“BAT”类的互联网企业建立合作,利用他们的平台获客功能,加上自身良好的金融服务业务,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不失为一个理想又现实的选择。
虽然银行被动进驻互联网行业打造自己的平台能否取得客户认可不得而知,但是只要立足于银行庞大的客户群,本着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角度,尤其是客户基数极大的银行,在银行的客户体系内形成资源的充分挖掘和使用,也未必不是不可行的道路,或许规模未必能做的很大,但是精细化生产之后的效益也会非常的明显,把最终的目标定位于优化银行生态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差异化服务,提高客户的粘性,而未必要电商盈利从而让客户更喜欢停留在银行体系内,如果真能以这个为目标精耕细作,或许也是条道路也未尝不可。
此外,在互联网技术大发展的年代,银行不仅要跟互联网企业争夺客户与市场,还要继续跟具备网络实力的银行进行争夺,在这个过程中,更好的应用互联网技术,融合互联网思维的金融机构,可能会有竞争性优势,因此如何实现这个转变,可能是未来银行业要去仔细考虑的核心点。综合以上所述,对于目前在互联网金融中间战场地带角逐中处于明显被动防守状态的银行来说,若要打造和发展自己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希望达到一定的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升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战略地位
在互联网企业金融渠道的冲击下,各大商业银行应尽最大可能将互联网金融上升到全行发展战略的层面,而非仅仅是年度工作报告中的一个小项目。银行管理层需要认识到的是,中国经济在日益互联网化,仅就现状来看,银行在互联网经济中的竞争地位就已经明显不如线下经济,而且互联网企业还在不断拉大对银行的竞争优势。互联网企业的平台在快速做大,相对于银行的先发优势在迅速积累。更何况有互联网企业已经实现上百亿的年利润,有些企业的股票市值已经超过部分银行。留给银行的空间和胜算也在随着时间而流逝。
二、加大互联网资源投入
目前,许多银行仍然在享受着高达20%左右的净资产收益率,而互联网业务是未来的增长点。用现金牛业务支持增长型业务,这是战略管理中一个很浅显的结论。目前银行仍有足够的财务实力参与竞争:若某家大行将每年在互联网金融上的投入增加20亿,这将仅降低银行利润不到1%,但就足以形成显著的优势(而阿里巴巴[微博]2011年全部的营业支出也只有47个亿)。此外,商业银行还拥有巨大的客户基础,若能够动员这些企业客户加入银行的互联网平台,就有望明显强化跨边网络外部性。
三、建立更具独立性的组织结构
从民生电商、陆金所的组织模式来看,这种做法还是值得其他银行效仿的。这种架构一是解决了合规性问题,使得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再受到银行业务范围的限制;二是解决了企业文化的冲突问题;三则可能突破银行的考核和薪酬体制,提供更有效的激励机制。即使是继续放在银行体系内,中资银行仍应通过更多地授权来降低银行既有的文化和考核、薪酬对互联网金融板块的制约。
四、品牌形象内涵的重新定位
由于过去国内多数银行的品牌形象并不突出,这对网络宣传较为不利。一来高度重叠缺乏辨识度,二来稳重有余而时尚感太差,三者不够立体和丰满,这些都会影响到对目标互联网客群的营销。如我国大部分银行的LOGO都是高度同质化的:红色、蓝色或者绿色的圆。
LOGO的高度同质化反映的是多重原因作用下,中国的银行不敢有特色。这似乎是出于这样一种担忧:一旦选择了某种个性,就意味着需要放弃一部分市场。但事实上商业模式本来就是不舍不得,任何一家银行都不可能在所有细分市场上都赢得绝对优势,而不敢放弃在外围市场上的资源投入,就不可能在核心目标市场上扩大优势。而在互联网领域,没有特色就更意味着被取代。
如果国内的银行对于全面更改品牌形象、LOGO和品牌内涵心存顾虑,那么完全可以考虑另一个替代方案,即推出互联网金融子品牌。这个子品牌不仅可以有全新的LOGO、口号和品牌形象,更可尝试推出吉祥物乃至于固定品牌代言人,让品牌建设更加丰满立体,最终目标是明显强化对目标客群的吸引力。
五、充分尊重互联网精神,遵循双边市场商业模式
1、设立?独立域名。在全新的子品牌下,银行的互联网平台应尽可能采取便于传播的独立域名。
2、按客户需求组织页面。
3、激发单边网络外部性。不论是评价、信用评级、论坛或其他形式,银行应尽可能地为客户间的直接或间接交流创造便利。
4、?对其他银行的客户开放。我们不认为这方面存在着技术或者监管的问题,善融商务、交博汇等已经实现了这一功能。
5、?在可能的情况下,可考虑与其他银行机构建立互联网金融联盟。
六、专业化和细分化
若无法在通用型的平台竞争中成为主要选手,银行也可以选择一些细分市场和专业领域。例如为某些产业链构建交易平台等,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开竞争压力。例如平安银行与eBay[微博]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选择。
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给银行业带来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认识不足、行动迟缓的银行未来将面临越来越窘迫的竞争局面:平台建设的后发劣势日益难以扭转。而对于成功把握互联网金融趋势的银行来说,接触客户的渠道能力将显著增强,其信用风险管理等业务能力将持续受益于大数据技术,从而帮助其深挖小微贷款和消费信贷这些蓝海业务的机会。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刚刚拉开帷幕,我们也难以判断中间战场的胜负输赢。但互联网金融历史性地提供了又一个银行业内的优胜劣汰筛选机制,通常来说这种机制会对更为市场化的银行有利。当然,如果自身实力不足时,选择与平台型电商企业合作,进行产业链式的嵌入发展也不失为一种互惠共赢的发展模式。

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

4. 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

事实上,由于企业文化和业务性质的巨大差异,两者进入对方的绝对优势领域反而都会有明显的不适应。因此,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在两个优势领域的交叠部分才是双方直接冲突的战场。其中,双边平台的竞争处于最核心的地位,没有平台资源的企业想要构建自己的平台,而拥有平台资源的企业则谋求建立自己的支付、贷款等功能。
双方的争夺主要集中在交叠的部分
金融机构的优势领域   双方交叠的战场互联网企业的优势领域
存款、现金业务、国际结算、中低风险贷款、托管、投资、投行、复杂金融产品的销售、信托等  互联网双边平台的建设、小微贷款和消费贷款、线上支付、代收代付、保险保障、担保承诺、经纪、简单金融产品的销售  软件开发和出售、硬件设备的生产、处于初创期的新技术和新模式开发
由此可见,银行和互联网企业都希望能够在双方交叠的部分取得更多的市场和利益。然而,如果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赢者通吃”的游戏规则的话,双方竞争的结果会变得非常的惨烈。所以对于非重量级的金融和互联网企业来说,面临的最优博弈策略却并非是自己独立开发和运营对方的优势项目,而是合作和外包。因此,对于一些中小银行来说,扔掉包袱,抓住时机,适时地与牢牢掌握网络入口及流量命脉的“BAT”类的互联网企业建立合作,利用他们的平台获客功能,加上自身良好的金融服务业务,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不失为一个理想又现实的选择。
虽然银行被动进驻互联网行业打造自己的平台能否取得客户认可不得而知,但是只要立足于银行庞大的客户群,本着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角度,尤其是客户基数极大的银行,在银行的客户体系内形成资源的充分挖掘和使用,也未必不是不可行的道路,或许规模未必能做的很大,但是精细化生产之后的效益也会非常的明显,把最终的目标定位于优化银行生态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差异化服务,提高客户的粘性,而未必要电商盈利从而让客户更喜欢停留在银行体系内,如果真能以这个为目标精耕细作,或许也是条道路也未尝不可。
此外,在互联网技术大发展的年代,银行不仅要跟互联网企业争夺客户与市场,还要继续跟具备网络实力的银行进行争夺,在这个过程中,更好的应用互联网技术,融合互联网思维的金融机构,可能会有竞争性优势,因此如何实现这个转变,可能是未来银行业要去仔细考虑的核心点。综合以上所述,对于目前在互联网金融中间战场地带角逐中处于明显被动防守状态的银行来说,若要打造和发展自己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希望达到一定的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升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战略地位
在互联网企业金融渠道的冲击下,各大商业银行应尽最大可能将互联网金融上升到全行发展战略的层面,而非仅仅是年度工作报告中的一个小项目。银行管理层需要认识到的是,中国经济在日益互联网化,仅就现状来看,银行在互联网经济中的竞争地位就已经明显不如线下经济,而且互联网企业还在不断拉大对银行的竞争优势。互联网企业的平台在快速做大,相对于银行的先发优势在迅速积累。更何况有互联网企业已经实现上百亿的年利润,有些企业的股票市值已经超过部分银行。留给银行的空间和胜算也在随着时间而流逝。
二、加大互联网资源投入
目前,许多银行仍然在享受着高达20%左右的净资产收益率,而互联网业务是未来的增长点。用现金牛业务支持增长型业务,这是战略管理中一个很浅显的结论。目前银行仍有足够的财务实力参与竞争:若某家大行将每年在互联网金融上的投入增加20亿,这将仅降低银行利润不到1%,但就足以形成显著的优势(而阿里巴巴[微博]2011年全部的营业支出也只有47个亿)。此外,商业银行还拥有巨大的客户基础,若能够动员这些企业客户加入银行的互联网平台,就有望明显强化跨边网络外部性。
三、建立更具独立性的组织结构
从民生电商、陆金所的组织模式来看,这种做法还是值得其他银行效仿的。这种架构一是解决了合规性问题,使得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再受到银行业务范围的限制;二是解决了企业文化的冲突问题;三则可能突破银行的考核和薪酬体制,提供更有效的激励机制。即使是继续放在银行体系内,中资银行仍应通过更多地授权来降低银行既有的文化和考核、薪酬对互联网金融板块的制约。
四、品牌形象内涵的重新定位
由于过去国内多数银行的品牌形象并不突出,这对网络宣传较为不利。一来高度重叠缺乏辨识度,二来稳重有余而时尚感太差,三者不够立体和丰满,这些都会影响到对目标互联网客群的营销。如我国大部分银行的LOGO都是高度同质化的:红色、蓝色或者绿色的圆。
LOGO的高度同质化反映的是多重原因作用下,中国的银行不敢有特色。这似乎是出于这样一种担忧:一旦选择了某种个性,就意味着需要放弃一部分市场。但事实上商业模式本来就是不舍不得,任何一家银行都不可能在所有细分市场上都赢得绝对优势,而不敢放弃在外围市场上的资源投入,就不可能在核心目标市场上扩大优势。而在互联网领域,没有特色就更意味着被取代。
如果国内的银行对于全面更改品牌形象、LOGO和品牌内涵心存顾虑,那么完全可以考虑另一个替代方案,即推出互联网金融子品牌。这个子品牌不仅可以有全新的LOGO、口号和品牌形象,更可尝试推出吉祥物乃至于固定品牌代言人,让品牌建设更加丰满立体,最终目标是明显强化对目标客群的吸引力。
五、充分尊重互联网精神,遵循双边市场商业模式
1、设立?独立域名。在全新的子品牌下,银行的互联网平台应尽可能采取便于传播的独立域名。
2、按客户需求组织页面。
3、激发单边网络外部性。不论是评价、信用评级、论坛或其他形式,银行应尽可能地为客户间的直接或间接交流创造便利。
4、?对其他银行的客户开放。我们不认为这方面存在着技术或者监管的问题,善融商务、交博汇等已经实现了这一功能。
5、?在可能的情况下,可考虑与其他银行机构建立互联网金融联盟。
六、专业化和细分化
若无法在通用型的平台竞争中成为主要选手,银行也可以选择一些细分市场和专业领域。例如为某些产业链构建交易平台等,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开竞争压力。例如平安银行与eBay[微博]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选择。
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给银行业带来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认识不足、行动迟缓的银行未来将面临越来越窘迫的竞争局面:平台建设的后发劣势日益难以扭转。而对于成功把握互联网金融趋势的银行来说,接触客户的渠道能力将显著增强,其信用风险管理等业务能力将持续受益于大数据技术,从而帮助其深挖小微贷款和消费信贷这些蓝海业务的机会。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刚刚拉开帷幕,我们也难以判断中间战场的胜负输赢。但互联网金融历史性地提供了又一个银行业内的优胜劣汰筛选机制,通常来说这种机制会对更为市场化的银行有利。当然,如果自身实力不足时,选择与平台型电商企业合作,进行产业链式的嵌入发展也不失为一种互惠共赢的发展模式。

5. 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

事实上,由于企业文化和业务性质的巨大差异,两者进入对方的绝对优势领域反而都会有明显的不适应。因此,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在两个优势领域的交叠部分才是双方直接冲突的战场。其中,双边平台的竞争处于最核心的地位,没有平台资源的企业想要构建自己的平台,而拥有平台资源的企业则谋求建立自己的支付、贷款等功能。
双方的争夺主要集中在交叠的部分
金融机构的优势领域   双方交叠的战场互联网企业的优势领域
存款、现金业务、国际结算、中低风险贷款、托管、投资、投行、复杂金融产品的销售、信托等  互联网双边平台的建设、小微贷款和消费贷款、线上支付、代收代付、保险保障、担保承诺、经纪、简单金融产品的销售  软件开发和出售、硬件设备的生产、处于初创期的新技术和新模式开发
由此可见,银行和互联网企业都希望能够在双方交叠的部分取得更多的市场和利益。然而,如果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赢者通吃”的游戏规则的话,双方竞争的结果会变得非常的惨烈。所以对于非重量级的金融和互联网企业来说,面临的最优博弈策略却并非是自己独立开发和运营对方的优势项目,而是合作和外包。因此,对于一些中小银行来说,扔掉包袱,抓住时机,适时地与牢牢掌握网络入口及流量命脉的“BAT”类的互联网企业建立合作,利用他们的平台获客功能,加上自身良好的金融服务业务,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不失为一个理想又现实的选择。
虽然银行被动进驻互联网行业打造自己的平台能否取得客户认可不得而知,但是只要立足于银行庞大的客户群,本着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角度,尤其是客户基数极大的银行,在银行的客户体系内形成资源的充分挖掘和使用,也未必不是不可行的道路,或许规模未必能做的很大,但是精细化生产之后的效益也会非常的明显,把最终的目标定位于优化银行生态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差异化服务,提高客户的粘性,而未必要电商盈利从而让客户更喜欢停留在银行体系内,如果真能以这个为目标精耕细作,或许也是条道路也未尝不可。
此外,在互联网技术大发展的年代,银行不仅要跟互联网企业争夺客户与市场,还要继续跟具备网络实力的银行进行争夺,在这个过程中,更好的应用互联网技术,融合互联网思维的金融机构,可能会有竞争性优势,因此如何实现这个转变,可能是未来银行业要去仔细考虑的核心点。综合以上所述,对于目前在互联网金融中间战场地带角逐中处于明显被动防守状态的银行来说,若要打造和发展自己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希望达到一定的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升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战略地位
在互联网企业金融渠道的冲击下,各大商业银行应尽最大可能将互联网金融上升到全行发展战略的层面,而非仅仅是年度工作报告中的一个小项目。银行管理层需要认识到的是,中国经济在日益互联网化,仅就现状来看,银行在互联网经济中的竞争地位就已经明显不如线下经济,而且互联网企业还在不断拉大对银行的竞争优势。互联网企业的平台在快速做大,相对于银行的先发优势在迅速积累。更何况有互联网企业已经实现上百亿的年利润,有些企业的股票市值已经超过部分银行。留给银行的空间和胜算也在随着时间而流逝。
二、加大互联网资源投入
目前,许多银行仍然在享受着高达20%左右的净资产收益率,而互联网业务是未来的增长点。用现金牛业务支持增长型业务,这是战略管理中一个很浅显的结论。目前银行仍有足够的财务实力参与竞争:若某家大行将每年在互联网金融上的投入增加20亿,这将仅降低银行利润不到1%,但就足以形成显著的优势(而阿里巴巴[微博]2011年全部的营业支出也只有47个亿)。此外,商业银行还拥有巨大的客户基础,若能够动员这些企业客户加入银行的互联网平台,就有望明显强化跨边网络外部性。
三、建立更具独立性的组织结构
从民生电商、陆金所的组织模式来看,这种做法还是值得其他银行效仿的。这种架构一是解决了合规性问题,使得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再受到银行业务范围的限制;二是解决了企业文化的冲突问题;三则可能突破银行的考核和薪酬体制,提供更有效的激励机制。即使是继续放在银行体系内,中资银行仍应通过更多地授权来降低银行既有的文化和考核、薪酬对互联网金融板块的制约。
四、品牌形象内涵的重新定位
由于过去国内多数银行的品牌形象并不突出,这对网络宣传较为不利。一来高度重叠缺乏辨识度,二来稳重有余而时尚感太差,三者不够立体和丰满,这些都会影响到对目标互联网客群的营销。如我国大部分银行的LOGO都是高度同质化的:红色、蓝色或者绿色的圆。
LOGO的高度同质化反映的是多重原因作用下,中国的银行不敢有特色。这似乎是出于这样一种担忧:一旦选择了某种个性,就意味着需要放弃一部分市场。但事实上商业模式本来就是不舍不得,任何一家银行都不可能在所有细分市场上都赢得绝对优势,而不敢放弃在外围市场上的资源投入,就不可能在核心目标市场上扩大优势。而在互联网领域,没有特色就更意味着被取代。
如果国内的银行对于全面更改品牌形象、LOGO和品牌内涵心存顾虑,那么完全可以考虑另一个替代方案,即推出互联网金融子品牌。这个子品牌不仅可以有全新的LOGO、口号和品牌形象,更可尝试推出吉祥物乃至于固定品牌代言人,让品牌建设更加丰满立体,最终目标是明显强化对目标客群的吸引力。
五、充分尊重互联网精神,遵循双边市场商业模式
1、设立?独立域名。在全新的子品牌下,银行的互联网平台应尽可能采取便于传播的独立域名。
2、按客户需求组织页面。
3、激发单边网络外部性。不论是评价、信用评级、论坛或其他形式,银行应尽可能地为客户间的直接或间接交流创造便利。
4、?对其他银行的客户开放。我们不认为这方面存在着技术或者监管的问题,善融商务、交博汇等已经实现了这一功能。
5、?在可能的情况下,可考虑与其他银行机构建立互联网金融联盟。
六、专业化和细分化
若无法在通用型的平台竞争中成为主要选手,银行也可以选择一些细分市场和专业领域。例如为某些产业链构建交易平台等,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开竞争压力。例如平安银行与eBay[微博]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选择。
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给银行业带来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认识不足、行动迟缓的银行未来将面临越来越窘迫的竞争局面:平台建设的后发劣势日益难以扭转。而对于成功把握互联网金融趋势的银行来说,接触客户的渠道能力将显著增强,其信用风险管理等业务能力将持续受益于大数据技术,从而帮助其深挖小微贷款和消费信贷这些蓝海业务的机会。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刚刚拉开帷幕,我们也难以判断中间战场的胜负输赢。但互联网金融历史性地提供了又一个银行业内的优胜劣汰筛选机制,通常来说这种机制会对更为市场化的银行有利。当然,如果自身实力不足时,选择与平台型电商企业合作,进行产业链式的嵌入发展也不失为一种互惠共赢的发展模式。

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

6. 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

事实上,由于企业文化和业务性质的巨大差异,两者进入对方的绝对优势领域反而都会有明显的不适应。因此,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在两个优势领域的交叠部分才是双方直接冲突的战场。其中,双边平台的竞争处于最核心的地位,没有平台资源的企业想要构建自己的平台,而拥有平台资源的企业则谋求建立自己的支付、贷款等功能。
双方的争夺主要集中在交叠的部分
金融机构的优势领域   双方交叠的战场互联网企业的优势领域
存款、现金业务、国际结算、中低风险贷款、托管、投资、投行、复杂金融产品的销售、信托等  互联网双边平台的建设、小微贷款和消费贷款、线上支付、代收代付、保险保障、担保承诺、经纪、简单金融产品的销售  软件开发和出售、硬件设备的生产、处于初创期的新技术和新模式开发
由此可见,银行和互联网企业都希望能够在双方交叠的部分取得更多的市场和利益。然而,如果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赢者通吃”的游戏规则的话,双方竞争的结果会变得非常的惨烈。所以对于非重量级的金融和互联网企业来说,面临的最优博弈策略却并非是自己独立开发和运营对方的优势项目,而是合作和外包。因此,对于一些中小银行来说,扔掉包袱,抓住时机,适时地与牢牢掌握网络入口及流量命脉的“BAT”类的互联网企业建立合作,利用他们的平台获客功能,加上自身良好的金融服务业务,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不失为一个理想又现实的选择。
虽然银行被动进驻互联网行业打造自己的平台能否取得客户认可不得而知,但是只要立足于银行庞大的客户群,本着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角度,尤其是客户基数极大的银行,在银行的客户体系内形成资源的充分挖掘和使用,也未必不是不可行的道路,或许规模未必能做的很大,但是精细化生产之后的效益也会非常的明显,把最终的目标定位于优化银行生态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差异化服务,提高客户的粘性,而未必要电商盈利从而让客户更喜欢停留在银行体系内,如果真能以这个为目标精耕细作,或许也是条道路也未尝不可。
此外,在互联网技术大发展的年代,银行不仅要跟互联网企业争夺客户与市场,还要继续跟具备网络实力的银行进行争夺,在这个过程中,更好的应用互联网技术,融合互联网思维的金融机构,可能会有竞争性优势,因此如何实现这个转变,可能是未来银行业要去仔细考虑的核心点。综合以上所述,对于目前在互联网金融中间战场地带角逐中处于明显被动防守状态的银行来说,若要打造和发展自己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希望达到一定的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升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战略地位
在互联网企业金融渠道的冲击下,各大商业银行应尽最大可能将互联网金融上升到全行发展战略的层面,而非仅仅是年度工作报告中的一个小项目。银行管理层需要认识到的是,中国经济在日益互联网化,仅就现状来看,银行在互联网经济中的竞争地位就已经明显不如线下经济,而且互联网企业还在不断拉大对银行的竞争优势。互联网企业的平台在快速做大,相对于银行的先发优势在迅速积累。更何况有互联网企业已经实现上百亿的年利润,有些企业的股票市值已经超过部分银行。留给银行的空间和胜算也在随着时间而流逝。
二、加大互联网资源投入
目前,许多银行仍然在享受着高达20%左右的净资产收益率,而互联网业务是未来的增长点。用现金牛业务支持增长型业务,这是战略管理中一个很浅显的结论。目前银行仍有足够的财务实力参与竞争:若某家大行将每年在互联网金融上的投入增加20亿,这将仅降低银行利润不到1%,但就足以形成显著的优势(而阿里巴巴[微博]2011年全部的营业支出也只有47个亿)。此外,商业银行还拥有巨大的客户基础,若能够动员这些企业客户加入银行的互联网平台,就有望明显强化跨边网络外部性。
三、建立更具独立性的组织结构
从民生电商、陆金所的组织模式来看,这种做法还是值得其他银行效仿的。这种架构一是解决了合规性问题,使得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再受到银行业务范围的限制;二是解决了企业文化的冲突问题;三则可能突破银行的考核和薪酬体制,提供更有效的激励机制。即使是继续放在银行体系内,中资银行仍应通过更多地授权来降低银行既有的文化和考核、薪酬对互联网金融板块的制约。
四、品牌形象内涵的重新定位
由于过去国内多数银行的品牌形象并不突出,这对网络宣传较为不利。一来高度重叠缺乏辨识度,二来稳重有余而时尚感太差,三者不够立体和丰满,这些都会影响到对目标互联网客群的营销。如我国大部分银行的LOGO都是高度同质化的:红色、蓝色或者绿色的圆。
LOGO的高度同质化反映的是多重原因作用下,中国的银行不敢有特色。这似乎是出于这样一种担忧:一旦选择了某种个性,就意味着需要放弃一部分市场。但事实上商业模式本来就是不舍不得,任何一家银行都不可能在所有细分市场上都赢得绝对优势,而不敢放弃在外围市场上的资源投入,就不可能在核心目标市场上扩大优势。而在互联网领域,没有特色就更意味着被取代。
如果国内的银行对于全面更改品牌形象、LOGO和品牌内涵心存顾虑,那么完全可以考虑另一个替代方案,即推出互联网金融子品牌。这个子品牌不仅可以有全新的LOGO、口号和品牌形象,更可尝试推出吉祥物乃至于固定品牌代言人,让品牌建设更加丰满立体,最终目标是明显强化对目标客群的吸引力。
五、充分尊重互联网精神,遵循双边市场商业模式
1、设立?独立域名。在全新的子品牌下,银行的互联网平台应尽可能采取便于传播的独立域名。
2、按客户需求组织页面。
3、激发单边网络外部性。不论是评价、信用评级、论坛或其他形式,银行应尽可能地为客户间的直接或间接交流创造便利。
4、?对其他银行的客户开放。我们不认为这方面存在着技术或者监管的问题,善融商务、交博汇等已经实现了这一功能。
5、?在可能的情况下,可考虑与其他银行机构建立互联网金融联盟。
六、专业化和细分化
若无法在通用型的平台竞争中成为主要选手,银行也可以选择一些细分市场和专业领域。例如为某些产业链构建交易平台等,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开竞争压力。例如平安银行与eBay[微博]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选择。
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给银行业带来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认识不足、行动迟缓的银行未来将面临越来越窘迫的竞争局面:平台建设的后发劣势日益难以扭转。而对于成功把握互联网金融趋势的银行来说,接触客户的渠道能力将显著增强,其信用风险管理等业务能力将持续受益于大数据技术,从而帮助其深挖小微贷款和消费信贷这些蓝海业务的机会。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刚刚拉开帷幕,我们也难以判断中间战场的胜负输赢。但互联网金融历史性地提供了又一个银行业内的优胜劣汰筛选机制,通常来说这种机制会对更为市场化的银行有利。当然,如果自身实力不足时,选择与平台型电商企业合作,进行产业链式的嵌入发展也不失为一种互惠共赢的发展模式。

7. 互联网金融会颠覆银行吗

  首先,要确定颠覆的概念,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影响是巨大的,会从内部倒逼商业银行改革。正如马云所言,“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可以说,互联网金融不仅在渠道上影响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变革着银行的融资渠道,给商业银行注入了新鲜血液。互联网与金融的高度融合,适应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促进金融改革和发展,对商业银行而言,其影响有冲击的一面,也有促进的一面:
  一、弱化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
  互联网金融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相当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地位。目前,支付宝、财付通和快钱等能够为客户提供转账汇款、代购机票与火车票、信用卡还款、代缴燃气、水、电费与保险等结算和支付业务,并已经占有相当的份额,对商业银行形成了明显的替代效应。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量和流通量越来越大,涉及的用户越来越多,第三方支付俨然成为一个庞大的金融产业,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被进一步弱化。
  二、加速商业银行的金融脱媒
  金融脱媒使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完成资金的体外循环。在传统金融业务往来中,主要由银行充当资金中介。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企业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了金融搜索平台,充当了资金信息中介的角色,这将加速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边缘化。
  三、互补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
  基于对企业审核要求的限定和规避风险等原因,小微企业往往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而互联网金融凭借数据信息的优势,可以直接向供应链、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互联网金融把排除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客户串联了起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空白进行了覆盖,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这无疑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利的。
  四、促进商业银行的产业创新
  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带来了金融的民生化和个性化。商业银行更加致力于产业创新,以产品驱动的销售型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资产配置、风险收益配比的服务型转变,从传统的代销角色向资产管理的集成转变。互联网金融利用互联网技术,将金融产品“关注用户体验”、“致力界面友好”等设计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商业银行在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客户体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商业银行应对“余额宝”纷纷推出银行系宝宝类余额理财产品;应对“P2P网贷”,商业银行也低调试水网络信贷,“小企业E家”、“开鑫贷”、“小马bank”等应运而生;应对第三方支付,商业银行更是推出银行系电商平台,依托自身强大的信用体系,融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为一体,为客户提供信息发布、交易撮合,形成从支付、托管、担保到融资的全链条服务。正是互联网企业对商业银行的“搅局”,使得商业银行被迫“触网”,寻找自己在互联网金融形势下新的坐标,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互联网的开放性与传统金融高度整合的产物。商业银行借鉴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精神,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从积极的角度看,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促进了商业银行服务、产品、经营、创新的加速。通过互联网工具,使得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的特征。今天的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创新,是一种金融业态,是未来我国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互联网金融正在以新的基因渗透到传统金融领域使其产生大的变革。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来说,不是颠覆,也不是补充,而是最典型的融合。

互联网金融会颠覆银行吗

8.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银行会消失吗

不会的!两者除了竞争以外,现阶段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也不是并无合作。互联网金融在大数据风控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丰富的金融业务场景是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所在,实际上两者可以取长补短。目前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具备了网上银行的功能,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在网上购物的频率越来越高,通过网上支付给网上购物者带来了方便。与此同时,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成了人们倍加关注的问题,网上银行具备了互联网的许多优点,但是安全问题却是影响成功交易的关键。网上银行与实体银行的关系就如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关系一样,网上银行不会取代实体银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网络迅速普及的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是快速的生活节奏,对于网上银行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拓展资料: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银行按类型分为:央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世界银行,它们的职责各不相同。央行:即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央行。职责: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职责: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交通银行等。职责: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商业它主要的业务范围有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投资银行:包括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富国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职责: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世界银行:用于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