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的历史沿革

2024-05-17 14:15

1. 香港大学的历史沿革

香港大学是香港第一所大学,由1887年成立的香港西医书院及香港官立技术专科学校合并而成,于1911年在香港岛正式创立;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为香港西医书院首届毕业生。当时西方列强争相在中国成立大学,时任港督卢押认为英国同样需要在香港设立一所大学,一为与其他列强竞争,二来让中国人(尤其是香港人)认同英国的价值观,抗衡其他列强文化理念,便于英国向华南拓展势力、巩固其在整个香港的统辖管治。而清政府两广总督和省港工商界亦觉得成立大学有助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科技,使中国自强,遂默许并予以支持。恰又逢当时太古集团辖下的一艘货船发生工业意外事故,导致多名中国船员伤亡,管理层急欲修补公司形象,便一同捐款资助成立港大。  在英国政府和其他香港英资(如汇丰银行)支持下,卢押最终筹得足够资金筹建大学,于1910年3月16日主持大学的奠基仪式。   1911年港大成立,1912年举行了正式的创校典礼。因卢吉认为当时中国社会不适宜接触西方的人文价值观(如共产主义理念),大学最初模仿利物浦大学的制度,重理工而轻人文,故只设三个学院:医学院、工程学院及文学院,当中没有开设社会学和哲学等人文课程。1916年12月举行第一届毕业礼,有23个毕业生及5个荣誉毕业生。1925—1926年省港大罢工后,政府为进一步沟通中西文化,遂召集本港绅商,磋商在香港大学增设中文学系,让汉文中学毕业生入读。1927年,港大中文系成立,邀得前朝翰林赖际熙、区大典等执教,加上其时又有富商邓志昂捐款建立中文学院、冯平山捐款建立中文图书馆等,涌起了一股重视中文教育的潮流。1941年因香港沦陷,本部大楼遭炸毁而停办,至1945年复办;战后随社会需要陆续加设理学院、法学院、社会科学院等。1956年,为了应对迅速变化的社会需求,香港大学建立继续教育部,为成人教育提供支持。1961年,香港大学举行50周年校庆,此时学生总数超过2000名,是1941年的四倍。1967年,社会科学学院成立。1969年,法学部成立。1982年,以Prince Philip Dental Hospital为基础,香港大学牙医学院成立,其至今仍是香港地区唯一的牙科专业高等教育机构。1984年,教育系与建筑系分别组建学院,同年法学部升格为独立的法学院。1989年后政府推行大专教育本地化,使多数香港人不用远赴英国读大学,也为主权移交中国作准备,大幅增加大了学位和课程种类,港大学生人数因而迅速增加。1992年,继续教育部演变为专业进修学院。主权移交后,虽数次被校政风波困扰,但大学逐渐由专注于教学过渡为教学和研究并重,并拓展和海内外大学和研究所的学术交流,犹以医学研究(如SARS病毒研究)最盛。2001年,香港大学第十个学院—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成立。

香港大学的历史沿革

2. 香港中文大学什么时候成立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成立于1963年,为研究型综合大学,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蹈厉奋发,志在千里。中大师生来自世界各地。我们的本科和研究生共达二万之谱,其中约三千人来自香港以外的不同国家和地区。我们也有广大的本地和海外校友组织,联系身在世界各地的中大毕业生。优质教学 中大是香港乃至亚洲首屈一指的大学,本校的宗旨是培育既具专精知识又有处世智慧的人才,本校特色包括灵活学分制、书院制、中英兼重和多元文化;并特设通识教育,以拓宽学生视野,及培养综合思考能力,使学生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能内省外顾,成为出色的领袖人才,贡献社会。中大的八个学院提供林林总总的本科和研究院课程。校训 校训为「博文约礼」。知识深广谓之博文,遵守礼仪谓之约礼。「博文约礼」为孔子之主要教育规训,其言载于《论语》:「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本校教育方针为德智并重,故采「博文约礼」为校训。

校徽 本校以中国神话中之「凤」为校徽,盖自汉代以来,凤即被视为「南方之鸟」,且素为高贵、美丽、忠耿及庄严之象征。以紫与金为校色,取意在紫色象征热诚与忠耿,金色象征坚毅与果敢。研究称誉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项目包罗万象,遍及各个学科。校方又予教员自由为业界提供顾问服务或与之协作之便。在严格的自我要求下,大学的研究一直保持上乘水准,享誉日隆。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选定了十五个卓越学科领域,集中资源资助本地大学进行研究,其中六个由中大学者负责。现时中文大学有两间由中国科学技术部批准成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能力,完成国家交付的科研重任。在发表研究成果方面,中大的成绩粲然可观。无论在专门领域的学报,还是一般人耳熟能详的期刊,如《自然》、《科学》、《刺针》,都可见中大学人的文章。独有的书院制 书院制是中大特色,在本港大学中独一无二。现有的成员书院计有崇基学院、新亚书院、联合书院和逸夫书院,它们与大学相辅相成,提供以学生为本的全人教育和关顾辅导,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凝聚学生对书院和母校的归属感。我们新近增添五所新书院,分别是晨兴书院、善衡书院、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及和声书院,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校园环境 中大校园面积一百三十四公顷,俯瞰吐露港,是全港最宽广、最绿意盎然的校园。为满足学习与生活所需,校内有齐备的设施 ,包括一流的图书馆,另有文物馆、音乐厅、游泳池、运动场、网球场、壁球场、水上活动中心和健身室等港中文大学是全港唯一设书院制度的大学,现有成员书院为崇基学院 、新亚书院 、联合书院和逸夫书院。在2006年成立了晨兴书院和善衡书院,2007年又多添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及和省书院。所有全日制本科生均被派往一所书院。书院提供各种机会,同学可从中选择,为学生生活添上色彩。书院除举办海外交流及外访计划外,还有各类研讨会,以及语文、信息科技、领袖训练 、文化及健体训练班和社会服务计划。书院学生会亦组织多种课外活动。  书院是和谐融洽的群体,各有宿舍、饭堂及其它设施。书院着重全人发展,提供各种非形式的教育,创造亲切和睦的环境,让师生或朋辈间可融洽交流沟通,且有利为同学提供关顾及辅导服务。书院鼓励其属员进行研究工作,并积极推动各种文化活动。书院亦见证了不少令人难忘的人情故事。报考香港中文大学,考生高考成绩必须达到本科一批高校录取控制分数线。 考生只须按统招一般选填高校志愿程序申请,不须另行向本校报名,亦不须面试。由于本校在统招中属提前录取批次, 考生在填报香港中文大学的同时,亦可填报其它本科一批的内地重点高校。若考生于提前录取时因名额所限未能获得本校录取,仍有机会在本科一批录取时获其它已填报的高校考虑。

填报志愿日期:6月13-16日 (以江西省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公布为准)。  2010年招生来源计划 省/市类别计划
总数基础班
(奖学金)基础班总数文理工商 江西省文史类2 110/ / 1理工类4220020
2008及2009年录取人数 江西省
录取人数 基础班 文科理科工科商科2008年40 0042009年50113招生原则 
香港中文大学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等原则,进行招生工作。 

报考香港中文大学,考生只须按统招一般选填高校志愿程序申请,不须另行向本校报名,亦不须面试。有关填报志愿日期,请向所属省/市高招办查询。录取条件 获国家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通过提前批次录取本科生。

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地招生计划分设文、理、工、商四个学科门类,文科类包括文学院、教育学院、法律学院及社会科学院;理科类为医学院及理学院;工科类为工程学院;商科类为工商管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只招收普通本科生。

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设置分「奖学金基础班」、「文科基础班」,「理科基础班

3. 香港公开大学的历史简介

香港公开大学前身为香港公开进修学院,于1989年由香港政府成立。1997年5月经香港总督会同行政局同意,立法局三读通过,正式升格为香港公开大学,正名标志着外界对该校在学术上的成就及贡献的认同。1989年5月 香港公开进修学院成立1992年8月 香港政府公布接纳公开进修学院毕业生申请学位学历的政府职位 1992年11月 香港公开进修学院学院17项学位课程获香港学术评审局通过1993年11月 香港公开进修学院举行首届毕业礼1995年6月 香港学术评审局小组建议在1996年6月后授予学院自我评审资格 1996年10月 香港政府授予学院自我评审资格1997年2月 行政局原则上批准学院升格大学1997年5月 立法局三读通过学院正名为“香港公开大学”1997年10月 香港政府通过拨款5,000万元予香港公开大学发展遥距及成人教育卓越中心1998年10月 香港政府为所有香港公开大学学生提供免入息审查贷款1998年11月 香港政府向大学拨款5,000万元1999年3月 香港公开大学获颁“英联邦进修组织周年纪念大奖”1999年6月 香港公开大学获颁国际远距离教育联会“1999年度优异机构大奖”1999年10月 香港政府宣布一次过拨款5,000万元设立分区学习中心及接受香港公开大学申请研究资助局补助金2000年6月 香港公开大学电子图书馆计划获颁发“斯德哥尔摩科技挑战奖”2000年7月 香港公开大学赛马会多媒体实验室开幕2000年10月 香港公开大学位于上环信德中心港岛教学中心启用2000年10月 香港政府承诺拨款5,000万元支持大学资讯科技发展计划,全计划耗资9,800万元2001年9月 香港公开大学首次开办全日制面授副学士课程2002年8月 香港公开大学与香港电台合办“与CEO对话”论坛2003年3月 香港公开大学推新课程培训语文教师2003年3月 为期3年、耗资近亿元的资讯科技发展计划完成2003年5月 香港公开大学推出首个衔接副学士的全日制学位课程2004年5月 香港公开大学首办双学历课程2004年5月 香港公开大学与职业训练局合作推出衔接学位课程2004年7月 香港公开大学与明爱白英奇专业学校、香港电脑学院、香港商业专科学校、香港才智社区书院和青年会专业书院联手合办学位课程2005年5月 香港公开大学与医院首次合办护士培训课程2005年5月 香港公开大学获国泰航空协办机舱服务专业文凭课程2006年8月 香港公开大学何文田第二期校舍举行动土仪式2006年9月 香港公开大学加入大学联合招生办法2006年9月 香港公开大学与香港浸信会医院合作办学2007年6月 香港公开大学成立普通话教育及测试中心2007年8月 香港公开大学开放教材为全港市民提供自助进修机会2007年8月 香港公开大学与明爱再度携手合办衔接学位课程2008年6月 香港公开大学的全日制护理学荣誉学士课程通过香港护士管理局的专业资格评审2008年9月 香港公开大学学生会正式再次成立

香港公开大学的历史简介

4. 香港中文大学的历史系如何?

香港中文大学的历史系很不错,属于顶尖水平。香港中文大学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于1963年合并而成;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院;1976年,整合不同书院的学系,由大学统一负责;1986年,全面检讨课程结构,改用学分制,并加强通识教育;1998年,率全港之先录取内地本科生;2014年,港中大(深圳)成立。

发展:
2016年,香港中文大学医院动土;梁乃鹏博士出任大学校董会主席。
2018年,段崇智教授接任第八任校长;成立“环球校友咨询委员会”及“杰出校友访问计划”;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众创中心开幕。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分别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签约,合办本科双学位课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香港中文大学

5.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发展历史

2009年10月,港中大成立专责小组探讨在深圳设立校园的可行性,并在2010年2月6日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教育合作备忘录,表达双方意向,在教育领域先行先试,建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院(后定名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2011年3月12日,港中大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框架协议;同年7月4日,港中大与深圳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拟按合作办学形式,筹建港中大(深圳)。在2012年4月,港中大内部设立多个筹划工作小组,就学术、校园发展、人力资源及财务的事宜积极探讨并给予意见。此外,自筹备工作开展以来,港中大曾多次举办咨询简报会,让教职员、学生、校友及关心中大发展的各界人士了解港中大(深圳)的发展,并给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2012年10月11日,国家教育部于深圳龙岗区港中大(深圳)选址举行的仪式上宣布正式批准筹建中大(深圳),是港中大(深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13年3月,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及深圳大学签订详细办学协议,并组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会。2013年8月1日,香港中文大学原副校长徐扬生正式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任校长,任期四年。2014年4月,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发展历史

6. 香港公开大学的发展历史

1989年5月,该校最早期的校舍是租用位于铜锣湾兴利中心,之后迁入位于旺角工业贸易署大楼的原香港城市理工学院校舍,后期迁入位于公主道原海星小学内。1996年4月,位于何文田牧爱街30号的香港公开大学永久校舍启用,内里设备有教学室、演讲厅、图书馆、视听中心、电脑实验室、语言实验室、科学实验室及特殊学习中心等,初步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校园环境。2000年10月,香港公开大学位于香港岛上环信德中心 4 楼西翼,获李嘉诚基金捐款 4,000万资助该校购置的“港岛教学中心”正式落成启用,中心占地 3,100 多平方米,内设14个教学室及演讲厅、学生休息廊和电脑实验室各一间。“香港公开大学持续及社区教育中心”亦正式命名为“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同时迁入该中心。20该处面积共 960 平方米,改建为 9 个教学室及 1 个小型演讲厅,其中 5 个教学室可变更为多用途大堂,供举行会议或考试等活动。2005年5月,第二期校舍发展计划展开。新大楼已于2006年8月16日举行动土仪式,可望于2008年底或2009年初启用。第二期校舍扩展计划是在该校何文田停车场上兴建一座楼高 12 层的教学大楼,建筑面积达 11,000 平方米,落成后可以容纳 1,600 名学生上课。新大楼将设有 30 个教学室、演讲厅、图书馆新翼、多个科学、电脑及语言实验室,以及专供学生使用的辅导中心和文娱康乐中心等新设施。整项建筑工程开支约为 1 亿 7,000 万元,并获各界人士捐助,包括郭得胜基金、田家炳基金、黄炳礼博士、杨雪姬女士、何鸿燊博士、蒋震工业慈善基金、郑裕彤博士、李巨能先生及各校友等。2005年6月,“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办公室由上环“港岛教学中心”迁往上环德辅道西 9 号的商业大厦,腾出约 450 平方米的空间作教学之用。2007年,香港公开大学与香港万维网联会于7月9日及7月10日举办“资讯及通讯科技教学应用国际会议2007”。2007年7月21日,香港公开大学月成立网上教学中心(Centre for eLearning),并推出首个“中国商法法律硕士”网上课程。2007年8月,香港公开大学与仁安医院签订合作备忘录,携手开办全日制护理学荣誉学士学位(普通科)课程,以配合社会对护理专业的需求。2007年9月,香港公开大学与亚洲电视再度携手,由10月7日起在国际台播放“进修新天地”教育电视节目。2007年9月,李兆基博士因捐赠 5,000 万元,支持设立发展基金,以加强设施、教学、研究和学术等活动,校董会一致同意将商业管理学院命名为“李兆基商业管理学院”以作鸣谢。2008年1月22日,郑裕彤博士因捐赠 3,500 万元,支持兴建第二期校舍,校董会一致同意将何文田校舍高座命名为“郑裕彤楼”以作铭谢。2008年5月,与制衣业训练局首度合作 开办服饰业衔接学位课程。2008年5月,临床护理教学中心落成启用,该教学中心为结合普通科、精神科及中医药护理模拟的教学中心。

7. 香港中文大学

第一,就是说只有第一志愿报的人不够了,才考虑第二志愿的考生。
第二,一旦第一志愿人数不够,把第二志愿的考生纳入录取的话,不会在录取成绩上歧视第二志愿的考生。
因为内地很多高校录取时会有专业分差,假设你高考成绩是650分,第一志愿专业是会计,第二志愿专业是法律。会计专业录取分数线是651,法律专业的分数线是649,那么。会计专业不会录取你,因为你差1分;法律专业是你的第二志愿,假设设置有2分的志愿分差,那么学校只会选择649+2=651分以上的第二志愿考生,你的650分也没有被法律专业录取的可能。
因此报考内地设置专业分差的学校的话,要十分重视专业的第一专业选择。往往会出现,第一志愿录取不了、后面的也录取不了的情况。 
我想你应该懂了吧?祝你成功!

香港中文大学

8.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所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在人文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与金融、医学、法律、传媒、地理等领域堪称学术重镇,也是香港唯一有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及香农奖得主任教的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于1963年合并而成;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院;1976年,整合不同书院的学系,由大学统一负责;1986年,全面检讨课程结构,改用学分制,并加强通识教育;1998年,率全港之先录取内地本科生;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

香港中文大学专业
根据2022年1月学校官网,学校设有8个学院: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和社会科学院,开设多个主修、副修和双学位学士课程。此外,学校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高校合办多个本科及硕士课程。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学科位列中国第1位,计算机科学、医学、经济及金融、生物学及生物化学4个学科位列中国第2位,微生物学学科位列中国第3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香港中文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