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外汇储备的利弊

2024-05-19 03:40

1. 巨额外汇储备的利弊

外汇储备主要优点:一是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二是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三是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各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另外,庞大的外汇储备,表明我国已经摆脱了外汇缺口的制约,而这是约束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桎梏;同时表明我国经济抵御外来冲击(如投机性货币攻击)的能力很强。拓展资料:外汇储备的目的:1.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即外汇储备,同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以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可随时动用的款项一起,构成-国的官方储备(储备资产)总额。2.思维定势所造成的经常账户顺差。长期以来,我国都处于一种外汇短缺的状态,为了赚取宝贵的外汇,我国政府利用高额出口退税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外贸企业扩大出口,这在当时的历史阶段,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在国际上竞争力增强,自1994年以来,对外贸易账户及经常项目持续顺差。许多国家的外汇资产并不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与居民持有的外汇资产比较多,做到了“藏汇于民”。与其他一些国家情况不同的是,我国的贸易顺差基本上都转化为外汇储备。

巨额外汇储备的利弊

2. 外汇储备多的利弊

  中国外汇储备从无到有,伴随的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那么外汇储备多是不是好事?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外汇储备多的利弊,希望能帮到你。
   
      
         外汇储备多的利弊   
      1、外汇储备过多, 会导致外汇资源效益低下,甚至闲置。外汇储备是对国外实际资源的购买力,它们若得到利用, 就可以增加国内投资和加快经济的发展。因此, 一国持有的外汇储备, 实际上是将这些实际资源储备起来, 牺牲和放弃利用它们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机会。这是一种经济效益的损失,是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也即使用国外实际资源的投资收益率的损失。
   
      2、外汇储备投资收益率低。尽管中国的对外净资产高居全球第二位,但 2008-2012年国际收益累计净亏损超过7000亿美元。究其原因,是中国的对外资产回报率大大低于对外债务的成本。根据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自2004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结构表现为,大约其中8%是日元资产、22%是欧元资产、70%是美元资产。同时,我国外汇储备在各国的投资  渠道  以该国币种的国债和银行储蓄为主,其投资回报率很低,在过去几年间一直处于1%-6%的范围内,尤其是2004年以后,整体外汇储备的投资回报率均不超过5%。外汇储备投资收益率低。根据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自2004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结构表现为,大约其中8%是日元资产、22%是欧元资产、70%是美元资产。同时,我国外汇储备在各国的投资渠道以该国币种的国债和银行储蓄为主,其投资回报率很低,在过去几年间一直处于1%-6%的范围内,尤其是2004年以后,整体外汇储备的投资回报率均不超过5%。
   
      3、中国外汇储备过高还会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优惠贷款,大量的外汇储备,不利于对外低成本融资。根据IM F 的有关规定,成员国发生外汇收支逆差时,可以从信托基金中提取相当于本国所缴纳份额的低息贷款,如果成员国在生产贸易方面发生结构性问题需要调整时,还可以获取相当于本国份额1印2的中长期贷款,利率也较优惠相反,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这些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国家提供帮助。
         中国外汇储备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外汇储备多=金融安全
   
      中国外汇储备从无到有,伴随的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就很容易产生一个误区,即外汇储备的增加是国家实力的体现,外汇储备越多,国家金融越安全。这种看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完全。
   
      一般而言,一国外汇储备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交易性需求,确保进口支付能力;二是偿债性需求,确保对外还债能力。因此,一定的外汇储备规模是满足上述两方面需求的充分保证。
   
      但是,外汇储备规模过大,会引发其他问题。尤其对于中国而言,会对货币政策形成挑战。由于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并未完全开放,国际收支中的外汇结算主要是由央行承担。因此,央行买入大量外汇时,会因外汇占款的增加被迫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量,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形成了挑战。外汇储备的规模过大也使其盈利性受到了挑战。
   
      通常而言,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就是国内投资的收益率。一国持有的储备超过国家的需要,就意味着牺牲部分投资和消费。此外,外汇储备增加的过程中,还可能有“热钱”涌入,带来市场风险。
   
      误区二:外汇储备减少=汇率不稳
   
      亚洲金融危机中,缺少外汇储备的东南亚国家,被某些国际金融对冲基金狙击,但中国香港在持有巨大外汇储备规模的中国强力支持下,维护了港元的稳定。因此产生了外储的第二个认识误区,外储储备是汇率稳定的基础,外储减少等于汇率不稳。
   
      不可否认外汇储备是保证汇率稳定的重要手段,但从更广泛的经济背景来看,也许并不完全。无论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或是在此前的英镑阻击战中,某些对冲基金诚然担任了“枪杆子”“炮筒子”的作用,但危机的根本原因还是在各国内部。
   
      无论是英镑当时的联席汇率制,或是东南亚国家其时高企的经济泡沫,均有其内生缺陷和风险,这些才是它们被狙击以及被狙击成功的核心原因。
   
      韩国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前后动用16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仍然难以缓解市场对韩元贬值的预期。2014年,俄罗斯因石油价格大跌等原因遭遇卢布危机,同样企图拿出外汇储备进行“对抗”,却发现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
   
      长期来看,汇率总是会回到以基本经济面为基础的均衡价格附近。外汇储备帮助汇率调整,还是应以消减暂时的不理性、避免外因对经济造成致命影响为主。
   
      误区三:外汇储备下降=资本外逃
   
      近两年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也进入了长期L型走势,同时美国经济相对强势,因此全球新兴市场资本流出的趋势明显。因此,对外储下降产生了第三个误区,即外汇储备下降是由于资本加速撤离中国。
   
      2016年以来,由于新兴经济体经济乏力,特别是10月份的数据显示,印度、韩国和中国台湾在内的6个新兴市场集体出现国际资金净流出现象。这也推动美元指数继续走强,推高了市场对资本外流的担忧。中国在8月中旬宣布深港通获批后,沪港通南向资金明显增加,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沪港通南向资金也是消耗外储的一个重要原因,市场正利用汇率贬值预期加速资金从沪港通外流。但其实从我国的外汇储备细项构成看,虽然短期而言,对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预期也成为资本外流的压力之一,但长期来看,  企业运营  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才是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根本原因。

3. 外汇储备的影响

积极影响:1.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资信。外汇储备是体现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标志着我国对外支付能力和调节国际收支实力的增强,为我国举借外债以及债务的还本付息提供了可靠保证,对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信誉,吸引外资,争取国际竞争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使我国中央银行有效干预外汇市场,支持本币汇率。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保证我国能够从容应对突发金融风险,满足有效干预外汇市场、维护本币汇率稳定的需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的良好表现再次证明,充足的外汇储备对于稳定人民币币值、维护投资者信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一是充足的外汇储备能够提高我国对外融资能力,降低境内机构进入国际市场的融资成本,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寻求更优的投资环境和更大的利润空间;二是充足的外汇储备在深化经济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技术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贸易的发展大大加速,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满足进口先进技术设备的需求;三是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居民正常用汇需求。4.充足的外汇储备也是人民币最终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的一个必备条件。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我国在1996年底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我国拥有雄厚的外汇储备确保了我国能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维持外汇市场汇率的相对稳定,抵御货币兑换所带来的风险,削弱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在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后,我们的目标便是取消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外汇管制,对国际间正常的汇兑活动和资金流动不予限制,从而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充足的外汇储备使中央银行能有效地调节外汇市场,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使人民币在迈向自由兑换的过程中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负面影响:1、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影响货币当局独立制定货币政策。近年来外汇占款形式的基础货币投放已经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由于外汇储备逐年增加,央行为了维持外汇市场的稳定,必须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外汇抛出本币。通过货币乘数效应的作用,货币供应量被放大,不仅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且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进行对冲操作的工具还比较有限,对冲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如果外汇储备持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那么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继续增加。2、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均衡,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形成,是政府鼓励出口、鼓励招商引资等政策因素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因素在起主要作用。继续维持这种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仅有碍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良好型社会的目标的实现,而且会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后劲,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3、增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利于对外贸易顺利开展巨额外汇储备加大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且使我国在相当程度上陷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要减轻外汇占款造成的过多基础货币发行对国内货币市场的影响,人民银行必须加大回笼现金力度或提高利率,但这些操作将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如果为了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增加货币供给或降低利率,本来就已经极为宽松的货币市场将因此变得过度宽松,从而刺激国内资产市场泡沫膨胀。我国有可能陷入“外汇储备增长较快—人民币升值预期—资金流入—外汇储备继续增长—进一步的升值和资金流入”这种恶性循环。此外,不断高涨的外汇储备还会进一步加剧贸易摩擦,恶化国际收支失衡,不利于我国外贸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带来高额的机会成本,加大资金收益风险,加大了汇率风险一个国家持有外汇储备,就是把这些资源储存起来,而放弃和牺牲利用他们投资的机会,在经济上就形成了一种损失,这种损失也就是机会成本,一国外汇储备越多,机会成本也就越高。美元作为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资产,汇率波动较为频繁,高额外汇储备有可能承担美元贬值的风险。5、成为导致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影响了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巨额贸易顺差通过结汇转换成人民币资金进入商业银行,外汇占款作为基础货币大规模投放在货币乘数作用机制下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扩张,使市场流动性急剧膨胀。商业银行的存差规模日益扩大,货币市场流动性泛滥等问题,都与这一因素有关。或许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流动性过剩还会引发企业利润下滑、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消极后果。

外汇储备的影响

4. 外汇储备的几个问题

1,国际支付不一定用外汇,由贸易双方签订的合上面决定用哪种货币,可以用第三国货币支付。“比如,我国和美国进行国际贸易,出口企业不是可以用人民币支付吗,然后再由美国企业自行在本国银行兑换成美元使用”出口企业需要去中国银行用人民币购买外汇用来支付,国家有规定购买外汇的数量,购买的时候需要出示合同和订单之类的票据和证明。购买的外汇由银行帮你打入国外公司的账户而不经过出口方,国内大的出口方可以有外汇账户,但是有限额的。
2.我国石美国的债权国,是“债权”而不是手里持有大量外汇,只是持有债券而已。简单的说就是假如我欠你100万,是我给你打的欠条,如果你要来我的零售公司买货物,你还是需要掏人民币支付的,而不是你拿着欠条就可以来我公司买东西。 国内的外汇储备是有限的。好了就回答这么多,不知道你能理解不。

5. 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

我国增加外汇储备的目的和原因是什么  
 1. 应付进口商的支付外汇需求。外国的出口商要求我们付美金的,中国出口企业没有,就只好按汇率用人民币换美元来进口。
 
 2。国际储备,以备不时之需。大洪水时问欧盟买药等等,和前一条结合起来就是国际支付的需要。
 
 3,国力的象征。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外汇储备撑着人民币没有跳水呀,而人泰国猪都贬值了70%,民不聊生。
 
 4,对外援助。你支援非洲总不能用人民币吧,用黄金又不舍得。
 
  
 
 5,耀武扬威。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就差超过日本了,哈哈,赶美超日,我们党的拿手好戏。
 
 至于有没有必要持有那么多储备么。。。本人认为持有现在的30%足以。。。至于多持有的危害么好像跟楼主的问题没多大关系了,所以就不多罗嗦了。
  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影响以及政策是什么?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个我先要反著说,我们为什么要升值?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外贸顺差太多了。我们的外贸出口增长速度太快了,我们的经济承受不起,世界也越来越承受不起,各种不平衡都开始产生了。所以我们采取了一些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它的目的就是要使我们外贸出口增长速度下降。就是要使贸易顺差,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下降,使我们外汇储备不是每年在增长好几千亿,我们现在已经1.6万亿,再到2万亿,我们目的就是降低它的速度。所以不能说叶公好龙,以前我们老是讲要降低、国际收支平衡、减少顺差,结果顺差开始减少了,我们又开始觉得受不了了。既然有调整、有减少,就有些行业、有些企业可能受到冲击,这也是预见到的。现在的政策我理解是防止大的冲击,让它小步走,小步走最大的考虑就是我们的企业给一个缓冲的时期,不是一下子订单跑了,还有一个压缩成本、调整结构这样一个过程,还给一个缓冲的余地。但是毕竟这是一个调整,要从我们过去外贸顺差去年又增长了40%多,前年增长60%多,这是不可持续的,要从这个降下来。所以我说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 第二点,到什么时候会产生进一步的后果?我说这个市场上会逐步逐步的升值,实现均衡的过程。再说一点,我们为什么会加速对美元升值?其中一个重要的是美元加速在贬值。我们这么加速升值,我们还没有追上他贬值的步伐,我们对欧元、日元还在贬值,天下不是就一个美元货币,我们对其他国家还是交易伙伴,我们对欧元、日元逆差减少,欧洲人也会跟我们讨论,我们这个不平衡。所以升值多快。均衡点在什么地方,这个不能光问中国人,得问美元贬值到什么程度,现在欧元对美元已经1.56,贬到什么时候到头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美国的变化引起了一切的变化。所以你说均衡点在什么地方,谁也不知道。因此我们要调整,还不能光看对美国进出口的调整,还要看对其他国家方面的进出口调整。 说过这些之后,我们还要认识到中国是要调整,我们按照过去的增长方式,按照这么大外贸顺差的增长方式确实是不可持续的。但是反过来,中国又不可不增长,中国又不可不发展国际市场,否则我们这点低收入的水平什么时候能完成工业化、农民转型的过程。所以我们确实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关注整个就业情况变化,关注整个国际情况变化,在美国次按危机背景下,在人民币跟美元调整过程中,我们密切注意各种变量的变化,也使我们的政策的调整、各种变量的调整能够有一个比较适当的程度。
  外汇储备增加为什么会导致汇率上升?  
 一楼的错了吧,汇率升高表示本币贬值
 
 如美元兑人民币汇率7.0表示7元人民币换1美元
 
 若汇率上升到7.5 ,则表明需用7.5元人民币换1美元
 
 外汇流入主要是通过出口贸易,其次是一些直接的外汇兑换,外商投资等罚,所以国家外汇储备增加不是通过增发本币然后去兑换外币,而是因为长期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外汇资金.
 
 所以外汇储备增加,表示国际贸易中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因而流出的商品大于留入本国的商品,流出的资金小于流入本国的国际资金,使得国内人民币流动性过剩,因而出现贬值
 
 反过来也可以说通,汇率上升导致人民币贬值,于是用外币兑换人民币的货币投资者越来越少,则外币进入量也变少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
 
 1.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
 
 自1994年至今,我国国际收支中,虽然每年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各自变动幅度较大甚至出现逆差,但总体一直保持“双顺差”的态势,尤其两者合计更是呈高额顺差,2005年高达2237.6亿美元。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
 
 促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有两点:第一,拥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的我国商品具有较强的
 
 ,1994年汇率并轨导致的人民币贬值更 *** 了出口的高速增长,使我国国际贸易保持顺差。第二,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市场潜能,以及我国对外资在收税、产业政策、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各种超国民待遇使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不断增长,而我国的企业没有“走出去”,造成了资金流入大于流出,金融与资本账户顺差扩大。
 
 2.强制结售汇制度
 
 1994年汇率并轨后,在对金融项目实行严格管制的同时,对经常项目实施强制的结售汇制度。该制度规定,除了允许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开设外汇现汇账户外,企业和个人手中的外汇都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则必须把高于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头寸额度之外的外汇在市场上卖出。而央行一般作为市场上的接盘者,买入外汇以积累国家的外汇储备,从而导致其规模迅猛增长。2005年和2006年,随着我国强制结售汇制度向着意愿结售汇制的改革,结售汇制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逐渐减轻,但其仍是造成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制度性原因。
 
 3.汇率的弹性不足
 
 虽然我国对外宣称的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在外汇市场上,美元兑换人民币多呈窄幅波动。汇改前实行了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兑换比价挂钩,允许汇率浮动的幅度极为有限。2005年7月汇率改革后采取了放弃了钉住美元而改为钉住一篮子货币的策略,并立即升值2.1%。今年以来,又升值3.2%,但汇率弹性还是有限。 *** 一直将维持汇率稳定作为宏观经济目标之一,因此,为了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了外汇市场上最终的市场出清者。在美元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央行被迫在市场上吸引对外贸易和外国投资增长所带来的美元以保持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平衡,这导致外汇储备的被动增加。同时,稳定的汇率消除了汇率风险,促进了我国的出口贸易,增加了国际贸易顺差;并由于可稳定预期投资收益而促使外资大量涌入,增加了资本项目顺差。
 
 4.人民币的升值预期
 
 自2002年2月起,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开始贬值,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贸易与财政的双赤字。人民盯住美元,对其他货币贬值,造成币值低估,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最终促成2005年7月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此外,近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尤其是自美国日本等国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以来,市场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逐渐增强。升值预期 *** 了国际资本向我国流动。
  中国钜额外汇储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当前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形成是由一系列主客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
 
 (一)国内原因
 
 1、长期以来 *** 的政策导向。
 
 中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外汇储备不断增长,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从根本上说是过去25年来的出口导向政策和外资优惠以及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国际收支问题上,中国 *** 长期确定的方针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节余;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里,我国的外汇储备仅为1.57亿美元,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外汇短缺在我国几乎都成为一种常态。所以长期以来比较看重外汇储备的功能,认为我国外储备越多越好,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轻易动用。在外汇政策上表现为实行强制性结售汇制。同时由于我国自改革开放长期以来实行出口导向、外资导向和外汇政策“宽进严出”取向的结果,资金流人较为容易,而流出则需层层审批,导致经常项目大量顺差和FDI流人的不断增加。具体政策如下:
 
 (1)1979-1987年,国家对外贸企业经营统负盈亏,以财政补贴支持外贸发展。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效率低下,为了配合引进外资政策,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 为鼓励和支持企业出口, *** 对外贸企业实施了出口卒 贴政策。
 
 (2)1988-1993年,补贴政策与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并举,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国务院从1988年起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当时尚未建立外贸的自负盈亏机制,实施承包制的同时仍然保留中央财政对外贸的补贴。
 
 (3)1994至今,国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尤其是人世后,国家对外贸的支持逐渐由直接与间接的财政补贴,转向与国际规则接轨,逐渐以关税、税收、利率等手段来调节与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此外,放开外贸经营权,扩大对外贸易主体;对外商投资实行许多包括税收减免,免税进口以及其他优惠在内的优惠政策,均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4)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支持外贸发展。我国从1985年4月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不过从2007年7月份开始,该政策逐渐减弱。继7月1日出口退税新政实施后,商务部及海关总署于8月23日联手推行《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公告44号,共计2247个海关商品编码被列入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同时要求对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
 
 2、经济快速发展与结构调整滞后之间的矛盾。
 
 2007年10月19日,吴晓灵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中国汇率政策研讨会上发表演讲称,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顺差是中国内部经济不平衡的反映,是由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的结构性问题造成的。在过去20多年里,在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支持下,中国经济的平均年增长速度超过了9%。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结构调整步伐经常处于落后状态。特别是在近些年里,国内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得以满足,工业发展达到新的水平之后,商品、资金和劳动力市场都出现了过剩。生产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无法满足多种类、多层次的需要,导致有效总需求不足,并进一步造成就业困难和需求增长乏力等问题。
 
 同时我们还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附加价值少、地区差距大、城市化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都影响到内需的扩大和内部平衡的实现。经过多次利率调整而我国的居民储蓄仍然很高。一国储蓄多,而有效投资和消费相对较少,其结果只能是过剩储蓄转移到境外,必然进一步扩大国际收支顺差,从而使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据统计,我国投资率由2001年36.5% 增长到2006年42.7% ,同期,消......
  为什么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升值  
 根据今日北京时间15:15分更新外汇牌价:1人民币元=0.1450美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请采纳!
  外汇储备增加,为什么本国货币升值压力增大呢?  
 外汇储备越多,人民币币值稳定提升,如外汇储备减少,则应下降。
 
 原因:
 
 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逆差,则外汇收入小于外汇支出,外汇储备减少,该国对于外汇的供给小于对于外汇的需求,同时外国对于该国货币需求减少,则该国外汇汇率下降。
 
 国际收支状况外贸顺差,本币汇率就上升;反之,就下跌。外贸收支直接影响外汇供求。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它对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从外汇市场的交易来看,国际商品和劳务的贸易构成外汇交易的基础,因此它们也决定了汇率的基本走势。
  中国外汇储备缩水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外汇储备减少的原因之一、对外投资
 
 近年来,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基本稳定,而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企业走出去意愿增强,我国对外投资规模增长有加速趋势。2014年以来,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大规模并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超过外商直接投资,从中国最近十年跨境并购案例金额占比图可以看出,跨国并购无论是从案例数量还是案例金额,都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中国企业对外的直接投资是汇储备减少的原因之一。
 
 海外并购相关的资金外流给人民币汇率也造成很大影响,使得人民币汇率面临贬值的巨大压力。而维持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基本稳定是人民银行重要的政策取向。当汇率出现大幅波动时,央行将动用外汇储备对汇率市场进行一定的干预。
 
 中国外汇储备减少的原因之二、资本外流
 
 由于美国经济逐渐复苏及美联储加息的影响,美元汇率在国际市场上走强,由于我国官方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价,以其他货币形式持有的外汇储备要受汇率变化的影响,一些非美元资产折算成美元就有减少。同时,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结构性问题,从2014年开始,中国的GDP增速就出现逐步放缓的态势,中长期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大多投机者并不看好我国经济,预期人民币面临贬值风险,于是将资本向国外转移。近期股市下跌导致大量资金从股市撤离,这部分资金也可能会流向海外。央行被迫动用外汇储备来捍卫人民币。随着资本外流的加剧,使用的外汇储备也在逐步增加。
 
 中国外汇储备减少的原因之三、藏汇于民
 
 藏汇于民指在“意愿结售汇”制度下,放宽出口收汇企业的留汇额度,从而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外汇储备、减少国家外汇储备的机制。简单说“藏汇于民”就是说央行持有的官方外汇储备,通过市场购汇的渠道转变为民间持有。2014年二季度以来,随着人民币汇率由单边升值转为双向波动,境内机构和个人也开始优化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其中一种重要的趋势是,他们开始增加外汇存款和对外资产,同时减少外汇贷款和对外负债,这也影响我国的外汇储备。
 
 中国外汇储备减少的原因之四、会计重整
 
 外汇储备会计重整会对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额度产生影响。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元汇率持续走强,与2014年6月底相比,截至2015年9月底,欧元、英镑和日元兑美元分别贬值18.4%、11.6%和15.5%。受此影响,外汇储备中的非美元资产折合美元后的额度缩水,造成了一部分外汇储备账面价值下降。但是,这部分减少并非真实损失,对相应国家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力不会因相关货币对美元贬值而发生变化。
  为什么说外汇储备增加本国货币就要升值为什么说外汇  
 因为中国净出口增加,所以赚的外汇就多,外汇储备也就多了.
 
 净出口增加,就意味着外国需要更多的人民币来购买我们国家的出口商品,人民币的需求增大,而人民币的供给不可能速度的对此做出反应,过多的外汇来追逐既定的人民币,自然加大了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为什么迅速增加外汇储备的大都是发展中国家  
 为什么迅速增加外汇储备的大都是发展中国家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虽然要做各方面的具体分析,但从发达国家不增加外汇储备的最主要原因看,却可以断言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不是国际货币乃是其迅速增加外汇储备的最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发达国家的货币大都实现了国际化即大都成了国际货币,其中,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或国际基轴货币,欧元、日元和英镑是主要的国际货币,加元、澳元、瑞士法郎等是一般的国际货币。国际货币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都可以自由兑换,具有国际流通性,在国内外都好用,企业有了本币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个人有了本币就可以到国外读书、旅游和购物。由于国际货币既可以作为国际贸易结算与国际支付的工具,也可以作为国际储备的手段,因此,凡是拥有国际货币的国家,不仅用本币就可以对外进行贸易结算和国际支付,而且拥有大量的本币就等于拥有了取之不尽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满足对外支付紧急进口的需要,二是满足对外支付到期外债本息的需要,而拥有国际货币的发达国家用本币就可以满足这两方面的需要。因此,从理论上讲,发达国家实际上并不需要外汇储备的基本功能,即发达国家不需要大量地增加外汇储备。换言之,拥有国际货币的发达国家,他们只储备少量本币以外的其他国际货币就可以了,在需要其他国际货币的时候可以随时兑换,需要多少兑换多少。这样,既能减少储备外汇的代价和成本,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汇率变动风险。

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

6. 外汇储备的利弊有哪些

      外汇储备过少过多都不是一件好事,那么外汇储备给国内造成的利弊影响到底是什么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外汇储备的利弊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外汇储备的“弊”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截至2014年三月,我国外汇储备接近4万亿美元。对于巨额外汇储备的“祸福”,一直存在争议。2014年在访问肯尼亚时谈到外汇储备时明确指出:比较多的外汇储备已经是我们很大的负担。怎样理解这里的“负担”呢?作者认为巨额的外汇储备会带来两方面的负担,一方面是管理困难,即如何对庞大的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增值保值。另一方面是政策困难,即猛增的外汇储备让货币政策的出台和执行陷入左右为难困境。
         要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必须进行有效管理,为此,国务院专门成立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对外汇储备进行管理。外汇储备只能用于对外消费和投资,若用在国内只会带来国内基础货币的扩张,因此外汇储备该向境外哪个方向哪个领域投放是一个很专业很复杂的问题。
         以我国持有的美国政府债券为例,自2001年起,我国开始大规模持有美国政府债券,从2001年至2013年年平均增长率为26.1%,并在2008年超过日本,成为持有美国政府债券最多的国家,并一直保持到现在。但是,美国政府债券收益率并不高,甚至在2008年一度出现负收益率的情况。只不过美国政府债券是流动性高的硬通货,尤其在金融不景气的时候被广泛持有。
         中国持有的美国政府债券等于是中国将外汇储备回流至美国,美国一方面将这些资金投入科学技术研发,推动了美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加速了产业升级。问题是,美国与中国没有技术共享,甚至是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另一方面将其中的一部分通过外商投资的形势重新投入中国,获取较高的资产回报。
         投资于美国政府债券的困境就是,出于安全性不得不投,但不能享受投资给美国带来的红利,却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从政策困境来看,1994年我国进行外汇体制改革,取消外汇留存制度,开始实行是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度,获取外汇的企业和个人必须将持有的多余外汇出售给外汇指定银行,这迅速增加了央行直接控制的外汇储备头寸,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能高度集中于货币管理当局。进入20世纪后,外汇管理部门逐渐有条件的放松企业和个人持汇的管制。2008年国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留或者卖给经营结汇、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这明确表明企业和个人自主保留外汇收入,但由于近年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企业和个人持有外汇的倾向降低。其结果是我国外汇持有者结构和其他国家(如日本)完全不一样。不断增加的外汇导致货币管理当局外汇占款相应增加,直接推高了货币供应总量,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更为严重的是,近年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被强化,现实中也是单边升值,从2003年到2013年,累计升值超过30%,国际投机资本不断涌入进行无风险套利,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不至于过快升值,对外贸易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央行只能不得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不断发行抛出人民币,购买市场上的多余外汇,外汇占款增加变为被动增加,通货膨胀隐忧频现。进一步的,为购买外汇投入市场的基础货币通过乘数效应放大国内流动性,资产价格如房地产就会上升,泡沫开始形成。为控制流动性过剩,央行通过发行票据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措施从市场上吸收流动性,加息会加大境内外利差,尤其是发达经济体普遍奉行低利率甚至零利率的时代背景,境内外利差吸引套利资本。人民币的实际升值、资产的丰厚回报率、套利空间的存在进一步吸引国际投机资本,造成恶性循环,金融危机和不良债务形成的风险高企。
         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是稳定物价,上述被动的通货膨胀让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货币政策的作用也受到限制,这就是货币政策困境。
         政策困境是当前业界对巨外汇储备感到担忧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外汇储备会不会缩水也受到高度的关注。
         有观点认为由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外汇储备必然缩水。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外汇储备是用外币计价,且只能对外使用的,只要该外币的购买力和用外币计价的资产价值没有降低,就不能说该币种的外汇储备缩水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增值。如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美元兑日元升值,手头持有的美元外汇储备用日元计价就增值了。
         实际上,外汇储备缩水的真正担忧不在境外,我国持有的外汇主要是美元,从目前来看,美国的通货膨胀情况并不严重。作者认为,外汇储备的缩水担忧来源于内部。
         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是来源于经常项目下的国际贸易顺差、结算方式变动导致的储备滞留、资本和金融项目下的资本流入、外汇储备结构中币种之间汇率变动收入。
         其中资本和金融项目下的资本流入部分不稳定之处在于投机资本的套利、套汇、套取资产升值收益及其叠加,具体表现为外汇的“快进快出”和“大进大出”,其撤出时会购汇成外币,获取的收益能在短期内给带走大量外汇储备,极端情况下还导致外汇进入国无法兑付投机资本持有进入国本币所代表的债权,即外汇储备不足不足以冲销本币,导致本国货币信用危机,本币大幅贬值,引发本国金融危机,典型如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
          外汇储备的“利” 
         那么,是不是巨额外汇储备就是有害无益?当然不是,李说得很清楚,是“负担”,不是“危害”,从目前来看,巨额外汇储备至少有两个益处。
         一是维护人名币汇率稳定,保障经济运行稳定。
         外汇储备通常是由在国际资本市场普遍接受的硬通货构成,代表了一个国家对外的清偿能力。充足的外汇储备是人民币持有者的定心丸,尤其是一国面临剧烈的金融冲击的时候,如国际资本的投机活动导致汇率发生剧烈变动,货币管理当局通过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对稳定本币汇率能起到重要作用,并实现遏制金融危机的作用,在200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强大的外汇储备就对稳定中国的金融局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基础。
         人民币国际化是近年中国金融领域最热门的话题,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加速。4月,人民币在世界主要支付货币排名中为第七位,一时间,人民币国际化被认为时代的大趋势。应该保持清醒的是以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支付结算总量中的份额只有1.43%,远低于美元和欧元。毋庸置疑,无论是从铸币税角度还是货币风险考虑,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都会带来大量好处,但人民币离成为国际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遑论取代美元和欧元的地位。正因为如此,人民币走出国门就需要手头持有的硬通货作为信用保证,即外汇储备能起到”兜底”的作用。通常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标志着以美元为核心的货币体系瓦解,从实际发展情况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使得美元的发行缺少了束机制,美元的发行不再需要和黄金挂钩,美国也不需要对美元的币值承担兑付责任,美元更容易且更多的获取了铸币税。美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然依旧是强势的国际货币,这就是为什么次贷危机的发生不仅没有让美元走弱,反而走强的原因,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只有美元能够充当最后的“避风港”。换句话说,中国持有的硬通货越多,资本市场多持有并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信心就越充足,因为有巨额的外汇储备“挂钩”,人民币就能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和流通,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增进经济实力和国家实力,最终逐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的实现。

7. 外汇储备过多有什么弊端

外汇储备过多,会造成大量外汇储备没有及时用于进口结算。
外汇储备不能抵御通货膨胀,长期持有是亏钱的。
外汇储备过多,就会造成大量外汇进入国内市场,外汇进入国内要换成人民币,大量外汇进入国内,就会造成人民币增发,造成国内通货膨胀。
贸易全球化,贸易货币本币化后,外汇储备没有太大意义

外汇储备过多有什么弊端

8. 外汇储备 弊端

  写点自己的理解,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外汇储备本来是以外币表示的一个国家保有的债券,也就是说如果需要的话本来应该是可以随时兑换成外币的。但是中国用美元表示的外汇储备并不具备随时兑现的能力,至少近阶段看来不可能。当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多到使美国几乎无法兑现,而中国政府也不会要求美国兑现。可以说中国在外汇储备这方面是个特例。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让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几亿的农民将走向城镇从事其他产业,要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靠自身力量完成这个转型,即在城乡创造这么多就业岗位非常困难,因此就大量引进外商投资,来缓冲这样一个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为了使新增的劳动力生产出来的产出能够销售出去,于是这些商品被输送到外国给外国人消费,而换来是中国外汇上的增加。名义上说就是外国先买了东西,但又暂时不付买东西的钱,于是就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意思是现在先欠中国的,以后再还。
  但是那么多外汇储备未必就能完全兑现,美国只需要发行纸钞就能让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下降。也就是说很大程度上中国差不多是把产出“送”而不是“借”给外国消费了。这点中美政府应该都心知肚明,但是中国为了在短期内迅速崛起,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我们也不必要心里不平衡,帮别人制造东西的同时其实也发展了自己的技术和生产力,选择这样一个过渡未必不是上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