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土地财政”的利弊得失?

2024-05-15 05:32

1. 地方“土地财政”的利弊得失?

1、土地财政恶化了国民收入分配,抑制了民间投资。本世纪初,就有财政专家研究提出,当时中国政府的各种收入加起来,已占GDP的30%以上,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政府收入占GDP比重过高,一方面导致居民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抑制了社会投资。虽然中央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但迄今并未根本改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土地收入大多集中用于城市,城乡差距和和地区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更加扩大了。
2、政府投资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剧了产能过剩。政府掌握的大量资金投向哪里,对产业结构的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多年来,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主要投向城市建设,刺激了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大繁荣,带动了建材、民用电器、民用五金、民用化工等产业的发展,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这条产业链基本处于低端,过度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社会资源,与中央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方针背道而驰。
3、更不能忽视的是资源、资金的严重浪费。土地出让收入由本级政府“自收自支”,长期缺乏收支规范与监督机制。近些年来,各地搞了不少“楼、堂、馆、所”和“政绩工程”,攀比之风愈演愈烈,老百姓深恶痛绝。在此过程中,少数党政干部财大气粗,挥金如土,为所欲为;同时“土地寻租”活动愈演愈烈,公款化为个人“灰色收入”的现象屡见不鲜,公众反应强烈。
4、土地财政机制不改变,保护耕地、保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只能流于空谈。同时,土地财政使地方政府的收入过分依赖房地产开发商。而在中国现实中,由于集体土地不能开发房地产,现有的开发商其实处于天然垄断地位,这使其有可能大肆抬高房价,广大中低收入市民的住房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0-12-2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地方“土地财政”的利弊得失?

2. 土地财政的原因

对“土地财政”依赖比较严重的应该是中部不发达城市和沿海还没有形成产业支撑的开发区,欠发达城市和新兴地区由于没有相关产业作为支撑,“土地财政”必然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土地财政”的形成与我国土地出让制度有关。土地都是通过买断的方式使用几十年,这造成地方政府官员乐于寅吃卯粮、竭泽而渔,根本不考虑下一任政府官员如何解决财政收入的问题。

3. 土地财政的危害 土地财政是什么意思

可能很多的朋友对于土地财政了解的并不是很多的,这就需要我来给您进行解答了,今天主要解答的就是关于土地财政的危害以及土地财政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其实土地财政是一些地区通过土地的收入支持日常的开销的一种方式。   
   可能很多的朋友对于 土地财政 了解的并不是很多的,这就需要我来给您进行解答了,今天主要解答的就是关于土地财政的危害以及土地财政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其实土地财政是一些地区通过土地的收入支持日常的开销的一种方式,土地财政的出现那也是有优点也有一定的缺点的,具体的下文会讲的。
    土地财政的危害 
   一、土地财政令地方政府与 开发商 结成利益共同体。土地财政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在房价处上升阶段时,不仅不作任何预警,反而放任很多地王出现,为其获得巨额土地拍卖款而窃喜;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房价刚刚进行理性回调时,各地方政府就迫不及待地纷纷出台救市,30多个城市出台微调政策。这些,都是地方政府与地产业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明证。
   二、土地财政极易滋 生地 方政府官员腐败现象。 房产 火爆时期,开发商拿到土地就意味着获利,故每有一幅土地推出,就必将引来开发商的争抢,土地价格日渐推高的背后隐藏着诸多因 土地招拍挂 而起的权钱交易,各地接连出现的官员腐败案即为明证。因而,土地财政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地方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
   三、土地财政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中国经济出现虚假繁荣的发展势头。土地财政令各地地王频现,地价的不断推高,给了开发商不断提高房价的借口,也给了房产投机者高位接盘的信心,其结果是各地房价大幅攀升。这样,各地的GDP也在房地产的拉动下出现了惊人的增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土地财政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中国经济出现虚假繁荣的发展势头。
   四、土地财政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房价并激发了 房地产市场 矛盾。土地财政模式指导下的土地招拍挂增加了开发商的开发成本,带动了周边一、二手房价的上涨,成为推高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地方政府卖地是导致目前房地产市场矛盾突发、房价一度被推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欲达房市稳定健康发展之功,必先解决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
   五、土地财政不利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发展。土地财政令其开发成本增加,从而加重了开发商的负担;土地财政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房价,这样便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 购房 负担;房价居高不下,严重削弱了民众的购买力,令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持续低迷。所有这些,都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发展。
    土地财政是什么意思 
   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 土地使用权 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属于预算外收入,又叫第二财政。中国大陆搞城市经营和土地财政,是从香港学过来的。但香港是土地私有制,政府要先收购私有土地,进行初步开发后才能出让。
   而大陆是土地国有制,往往凭借公权力和专政机关力量强行征地拆迁,低价收购他人的土地使用权,并不是公平交易,以此牟取暴利,造成民怨沸腾。其行政执法依据是国务院的《拆迁条例》(已被2011年1月21日颁布的《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废止,不再具备法律效力),而不是人大的《 物权 法》。
   以上就是针对于土地财政的危害以及土地财政是什么意思的问题解答,关于土地财政的问题相信大家跟我一样了解的并不是很多的,但是我们人多力量大呀,您如果还有关于土地财政的相关问题需要我们给您解惑,欢迎您继续在给我们留言进行咨询,我们会尽快做出解答的。
   

土地财政的危害 土地财政是什么意思

4. 什么是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预算外收入的别称

5. 土地财政的现状

在很多地方,第二财政早已超过第一财政。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在“土地财政”上,这些地方政府最核心的做法是土地整理,就是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把集体所有或其它用途的土地整合后,进行招拍挂,价格就会翻几番。

土地财政的现状

6. 什么是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是依靠增量土地创造财政收入,也就是说通过卖地的土地出让金来满足财政需求,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

7. 土地财政的定义

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属于预算外收入,又叫第二财政。中国大陆搞城市经营和土地财政,最早是从香港学过来的。但香港是土地私有制,政府要先收购私有土地,进行初步开发后才能出让。而大陆是土地国有制,往往凭借公权力和专政机关力量强行征地拆迁,低价收购他人的土地使用权,并不是公平交易,以此牟取暴利,造成民怨沸腾。其行政执法依据是国务院的《拆迁条例》,而不是全国人大的《物权法》。

土地财政的定义

8. 为什么会出现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属于基金预算收入,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一种。中国的“土地财政”主要是依靠增量土地创造财政收入,也就是说通过卖地的土地出让金来满足财政需求。

第一,土地财政恶化了国民收入分配,抑制了民间投资。本世纪初,就有财政专家研究提出,当时中国政府的各种收入加起来,已占GDP的30%以上,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政府收入占GDP比重过高,一方面导致居民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抑制了社会投资。虽然中央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但迄今并未根本改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土地收入大多集中用于城市,城乡差距和和地区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更加扩大了。

第二,政府投资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剧了产能过剩。政府掌握的大量资金投向哪里,对产业结构的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第三,更不能忽视的是资源、资金的严重浪费 。“土地寻租”活动愈演愈烈,公款化为个人“灰色收入”的现象屡见不鲜,公众反应强烈。

第四,土地财政机制不改变,保护耕地、保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只能流于空谈。现有的开发商其实处于天然垄断地位,这使其有可能大肆抬高房价,广大中低收入市民的住房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总的来看,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土地财政曾经发挥过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其制度弊端也越来越明显、突出,已经成为今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今后,应该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土地财政逐步退隐历史舞台。【摘要】
为什么会出现土地财政【提问】
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属于基金预算收入,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一种。中国的“土地财政”主要是依靠增量土地创造财政收入,也就是说通过卖地的土地出让金来满足财政需求。

第一,土地财政恶化了国民收入分配,抑制了民间投资。本世纪初,就有财政专家研究提出,当时中国政府的各种收入加起来,已占GDP的30%以上,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政府收入占GDP比重过高,一方面导致居民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抑制了社会投资。虽然中央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但迄今并未根本改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土地收入大多集中用于城市,城乡差距和和地区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更加扩大了。

第二,政府投资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剧了产能过剩。政府掌握的大量资金投向哪里,对产业结构的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第三,更不能忽视的是资源、资金的严重浪费 。“土地寻租”活动愈演愈烈,公款化为个人“灰色收入”的现象屡见不鲜,公众反应强烈。

第四,土地财政机制不改变,保护耕地、保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只能流于空谈。现有的开发商其实处于天然垄断地位,这使其有可能大肆抬高房价,广大中低收入市民的住房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总的来看,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土地财政曾经发挥过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其制度弊端也越来越明显、突出,已经成为今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今后,应该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土地财政逐步退隐历史舞台。【回答】